抗美援朝后,在世界军事与政治舞台上有一个共识:千万不要招惹毛泽东,一旦招惹,必将遭受沉重打击,甚至被打地精神崩溃。 别看这场仗打完之后结果看着挺理想,但其实在做决定的时候,也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可以说当年教员能下得去决心做这个战略决策,就已经超过同时代的不少人。 那时候中美实力差距大,美国工农业产值顶我们二十八个,空军海军更是没法比,美国一个军,大炮就上千门,我们一个军,几十门都算多的了。 更别提人家还有原子弹,很多人都觉得,跟美国硬碰硬不明智,中国是个刚打完仗的国家,家底薄,老百姓也盼着过几天安稳日子。 可毛泽东想的更深一层,朝鲜跟中国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美国要是真把朝鲜给占了,下一步就危险了。 周总理就跟美国人挑明了底线:别过三八线,可美国人压根儿没当回事,觉得中国就是外交辞令,他们哪里想到,中国人是说到做到。 不过当时内部也是吵翻了天,政治局开会,多数人摇头,觉得这仗风险太大,划不来,经济困难,武器落后,新解放区还不稳当,一堆问题摆在那儿。 毛泽东心里也清楚这些难处,但他更明白,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彭德怀来了,这位西北战场的硬汉,听完大家伙儿的顾虑,说了句实在话: “老虎要吃人,啥时候吃,看它心情。怕是怕不住的,要打就得打!”彭老总的表态算是给大家吃了一记定心丸,毛泽东跟他单独聊后,心里更有底了,最终中央拍板,出兵朝鲜。 当然中间还有个小插曲,本来指望苏联能出点空军,帮我们一把,结果人家犹犹豫豫,最后说空军一时半会来不了,这下压力全到了中国这边,有人又开始打退堂鼓。 但毛泽东这次是真下定了决心,他对周恩来说:“必须参战!不参战坏处太大!” 就这样,1950年10月19号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这场仗打出了国威,也打出了世界对毛泽东的敬畏。谁也没想到,中国人敢在那么悬殊的条件下,硬是把美国人打败了,这份胆识和魄力至今无人能敌。
[今日聚焦:为什么美国怕毛主席?】在美国社会,特别是军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