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请弟弟吃饭,倒杯毒酒说:祝弟弟活千岁,弟弟一句话保住了命 杨行密是五代时期吴

陌上伊人笑 2025-04-01 15:47:10

皇上请弟弟吃饭,倒杯毒酒说:祝弟弟活千岁,弟弟一句话保住了命 杨行密是五代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死后其继承人杨渥继位成为吴王,但杨渥性格暴躁,统治风格颇为专断,导致了许多人对其产生了不满。 最显著的两位反对者是吴国的大臣徐温和张颢。 徐温与张颢联合起来,计划废除杨渥。 在梁开平元年,徐温与张颢成功地发动政变,逼迫杨渥下台。 政变当天,杨渥被他们的亲信部队突袭,眼睁睁看着自己昔日的亲信和部下被处决。 杨渥被废除后,吴国政权实际上由徐温和张颢掌控,杨渥则沦为一个名义上的王。 尽管如此,杨渥依然在暗中寻找机会复辟。 随着杨渥的死去,徐温首先将自己立为吴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随后通过安排亲信来控制局势。 徐温尽管没有正式称帝,却实际成为了吴国的“实际王者”。 他还将权力交给了自己的养子徐知诰。 徐知诰,原名李昪,是徐温的义子。 年幼时因家中变故,最终被杨行密收养。 后转被徐温收养,改名徐知诰。 徐温虽然手握实权,但始终未敢公开篡位。 徐温去世后,吴国的军政大权最终落到了他的干儿子徐知诰手中。 徐温的亲生子徐知询对此心怀不满。 尽管徐知询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争取权力,但他的能力不足。 徐知诰接手吴国军政大权后的首要任务是加速推动杨溥即位。 在徐温病逝后不久,杨溥只得屈从于徐知诰的意图,自愿登基称帝,并改元乾贞。 徐知诰巧妙地利用杨溥的软弱,把持吴国政权的实权。 然而,徐知询的不满情绪日益加剧。 公元930年,徐知诰以“朝见”为名,将徐知询骗至扬州。 徐知诰设宴招待弟弟徐知询,气氛看似和谐。 酒过三巡,突然,皇帝举杯祝酒。 弟弟顿时警觉,意识到眼前可能是一杯毒酒。 他却未露慌张,随即,他跪下,满脸诚恳地表示愿同享千岁之福。 他将酒杯反转,恭敬地递给皇帝。 皇帝陷入两难。 最终,皇帝只能无奈收回酒杯。 徐知询保下一命。 此后,徐知诰派遣自己的亲信接管了徐知询的职务。 公元931年,徐知诰向杨溥上奏请求回金陵安享晚年。 金陵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吴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徐知诰意识到,扬州无法成为真正的政治核心,因此他决定将金陵作为新的政治重心。 在金陵,徐知诰通过让自己的亲儿子徐景通担任关键职务,并与其他重要人物合作,共同监视杨溥的行动。 此外,徐知诰还以“辅政”为名,在扬州派遣亲信接管实权。 实际上,他的权力网络已经完全取代了杨溥的权威。 吴天祚三年,杨溥正式逊位,杨溥的权力交接给了徐知诰,这个年轻的齐王在金陵称帝,开创了新的政权,改年号为昇元。 徐知诰上位后,表面上对杨溥表达敬意,称其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 不到一年,杨溥便在扬州不明不白地死去。 在与徐温家族的关系中,徐知诰决心断绝与其父子间的依赖。 他决定复姓李。 昇元三年,徐知诰正式改名为李昪。 李昪复姓李后,他自称继承李恪的血脉,宣称自己是唐朝正统的继承者。 然而,李昪实际控制的地盘仅限于长江以南及部分江南地区。 昇元三年,李昪颁布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政府承诺给予每一位完成开荒任务的劳力两万钱的奖励,并且在五年内免除其租税。 这一政策迅速改善了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 由于农田得到了开垦,人民安居乐业,江东地区的文化氛围逐渐繁荣。 在一次大旱之时,李昪关注到周围的地区下了雨,而金陵却未曾降雨,于是询问群臣原因。 此时,教坊部长申渐高大胆直言,揭示了高额租税对民众的困扰,李昪对此深感忧虑,立即下诏免除了一部分杂税。 昇元四年,他派遣一位太监去祭庐山,结果这位太监在外面大吃大喝,挥霍无度。 李昪得知后,立刻责问此事,并通过这一事件警告所有宫廷成员。 然而,李昪也追求长生。 他聘请方士来宫中炼丹。 这种追求最终导致了他身体的急剧衰弱,甚至过度服用丹药导致中毒。 李昪最终在昇元七年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参考文献:[1]李珺平.李煜新论——从王国维谈起,兼与李昪、李璟比较[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10):39-43

0 阅读:27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