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最经典动作:跪坐。
跪”字由“足”和“危”组成,“危”有“正直”之意,所以跪坐是把身体坐直的意思,其实是指脊柱要挺直,“正襟危坐”即指此坐姿。
此外,适当跪坐还是膝内翻、骨盆前倾等不良体态的矫正训练方法。
跪坐不但对整个脊柱的生长发育和保养都是最佳坐姿,而且有助于拉伸腿部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增强下肢柔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中医认为,跪坐时腿部正前方的肌肉紧绷,拉伸了循行于此处的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跪坐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传统医学非常推崇这种姿势,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至简有效的养生导引术,尤其可以调养脾胃。
跪坐的姿势可以刺激人体的胃经、脾经、肝经,保持其通畅。另外,膝盖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凹陷,分别是犊鼻穴、足三里穴所在之处。
犊鼻穴:胃经上的穴位,气血旺盛,有强壮身体的功效;
足三里穴:胃经的主要养生穴位,被誉为人体的第一强壮穴。
此外,中医认为,膝盖是筋的汇聚点,“肝主筋”“肝开窍于目”,可见跪坐还具有养肝护目的效果。从生理角度说,跪坐还能减少下肢供血,加速血液归肝、回心,方便心脏把血打到全身,濡养全身,让精力更为充沛。
看电视、读书、和家人聊天时随时做就能起到养生作用,具体做法:
开始跪坐前,脚踝较硬或脚趾容易抽筋的人,需先活动踝关节;
在地上垫个稍软的垫子,双膝并拢跪坐,脚跟并拢;
慢慢坐在脚后跟上,找到比较舒服的状态,但不要直接将全身重量压在脚后跟;
慢慢向上延伸脊柱,手自然地放在大腿上。
需要提醒的是,跪坐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左右为宜。(来源:生命时报)[心][爱你]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全民营养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