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17岁的周莹下嫁吴家吴聘。新婚当晚,宾客散去,新郎吴聘却迟迟不揭头盖。一气之下,周莹动手扯开头盖。谁料,却见吴聘脸色苍白,瘫倒在地。 周吴两家结亲,算是门当户对。周莹家在陕西三原县,其父在当地做买卖,家业殷实;而吴家则是陕西泾阳县的大户人家。因攀上左宗棠,成为朝廷军品供应商。 1885年,17岁的周莹下嫁吴家吴聘。新婚当晚,宾客散去,周莹听见新郎咳嗽不停,却迟迟不替她揭头盖。 起初,周莹以为丈夫故意打趣她。可久等之后,丈夫吴聘仍不见动静。周莹一气之下,自己动手扯开头盖,却见丈夫瘫倒在地。 周莹不解,走近一看,发现丈夫吴聘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周莹顿时吓得,张大嘴呆愣住。 片刻后,周莹赶紧端来一碗温水,喂丈夫喝下。随后又把丈夫扶于身前,用手轻轻敲打其后背。 吴聘症状稍微缓和后,他才告知周莹真相。 原来吴聘自小体弱多病,长大后患上肺痨。虽多方医治,但不见好转,吴家便决定结亲冲喜。 听后,周莹并未生气,只淡淡回了句:“先养好病再说。” 婚后的日子里,周莹日夜尽心照料吴聘。哪料,吴聘虽有好转,奈何病体拖得太久,吴聘还是不治而亡。 公公吴蔚文,痛失爱子,心结淤积,不久也病逝。 面对吴氏家业,日渐衰败,周莹毅然决然站出来,替吴家父子,守住这份家业。 然而,周莹的举动,却遭到吴家其他四院叔伯的非议,甚至不惜分家。 吴氏家业一分为五后,周莹所在的东院,分得吴家商号。随后,周莹又成功说服东院的管家、账房等人,成为东院的新晋掌门。 重压之下,周莹很快破开局面。她重新恢复盐号,又在全国新设七个分号。靠着盐号,东院萧条的生意很快扭转。 随后,周莹对贸易内容进行扩充,新纳入蚕丝、药材以及茶叶等。 同时,周莹也不忘下人。她向下人许诺。凡吴家上工者,到老后都能领到一笔安家费。同时每月,还会额外领取一份定银。此话一出,东院的下人们,都死心塌地跟着周莹干。 眼见周莹起势,吴家东院重获新生,其他四院纷纷上门,请求再次合并。 周莹照单全收,吴家这艘商业巨轮再次起航。 1900年,联军进攻京城,慈禧携光绪西逃,陕西避难。周莹得知后,吩咐东院管家,带上奏请和10万两白银,前往西安觐见。 慈禧打开奏请,只见上面写着:“捐于朝廷,御敌外入!” 很快,周莹被慈禧,一道诏书召至西安。初见周莹,慈禧倍感亲切。她怕周莹放不开,慈禧就和她聊起闲篇儿。 突然,慈禧开口询问:“为何想到捐银?”周莹答道:“国家有难,我应竭尽支持,有国才有家!” 慈禧听后动容,想到周莹也不容易,她继续说道:“哀家送你一份礼物。”说完,慈禧传唤李莲英,找来笔墨纸砚,她当即写下“一品诰命夫人”,赠予周莹。 后来,慈禧了解到,周莹独撑吴家大局。为帮她保驾护航,慈禧又收周莹为义女。 吴家落难之时,周莹挺身而出;国家危难之际,周莹又慷慨相助。其身上流露的智慧与民族气节令人叹服。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用善意去感知,用微笑去面对,用头脑去解决,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1885年,17岁的周莹下嫁吴家吴聘。新婚当晚,宾客散去,新郎吴聘却迟迟不揭头盖
鉴史忆往呀
2025-04-01 14:07:0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