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流亡,也绝不会向中国求助!”2008年,穆沙拉夫辞去总统职务,开始12年的流亡,虽然数次险些被杀害,但他一直未向中国求助。 这看上去似乎和我们所理解的“巴铁”不太一样,但实际上,穆沙拉夫可以说是巴基斯坦历史上最亲华的一位总统。 乍一看确实有点“反常”,但只要把他当政那些年的事儿拎出来,就明白他心里的账算得有多清楚——亲华是国家战略,流亡是个人选择,这两者压根不冲突。 2001年他刚坐稳总统位置,就把瓜达尔港项目正式敲定,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这港口离印度太近,风险大,可他铁了心要跟中国合作,亲自跑到北京签协议。 后来瓜达尔港成了“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他在任时还推动修建了喀喇昆仑公路二期,把中巴边境的交通网彻底盘活。 那时候巴基斯坦军队跟中国军工合作紧密,枭龙战机项目就是他任内启动的,连巴基斯坦核试验的技术支持,中国都没少给,这些事儿在巴基斯坦老百姓心里都是“铁证”。 可2008年他被迫辞职流亡,为啥没往中国跑?穆沙拉夫是靠军事政变上台的,2007年被最高法院起诉“违宪”,反对派天天盯着他,国际上美国也施压,他辞职后等于成了“政治孤儿”。 这时候要是往中国跑,等于给反对派递刀子——巴基斯坦国内亲美势力本来就多,反对派能借着“中国干涉巴内政”的由头闹事,中国那时候正搞奥运会,也不想在国际舆论上惹麻烦。 穆沙拉夫自己清楚,中国外交讲究“不干涉内政”,他要是以私人身份求助,反而会让两国关系被动。 他流亡首选是阿联酋,为啥?阿联酋跟巴基斯坦关系特殊,很多巴国精英阶层在那边有产业,穆沙拉夫的家人早就在迪拜置了业。而且阿联酋王室跟他私交不错,2008年他刚辞职,阿联酋就给他发了长期签证,相当于默认提供庇护。 另外,穆沙拉夫对中国的“亲”,本质上是务实主义。他任内三次访华,每次都带着庞大的商务团,跟中国签的能源协议、基建合同,都是给巴基斯坦捞实惠。 2005年中国遭遇大地震,他二话不说把军队的运输机全派来运物资,自己还跑到灾区慰问,这份情谊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 但流亡时他清楚,中国不会为了他个人冒险破坏外交原则,就像2016年他想回国参加大选,中国官方没公开支持,只是低调表示“尊重巴基斯坦人民的选择”。 这种态度让他更明白,国家利益永远排在个人诉求前面。在他眼里,“巴铁”不是江湖义气式的投靠,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 流亡时不拖中国下水,执政时全力推动合作,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做派。穆沙拉夫虽然没往中国跑,但他任内奠定的中巴合作根基,比任何个人庇护都更有分量,这才是“最亲华总统”真正的政治遗产。
“我宁愿流亡,也绝不会向中国求助!”2008年,穆沙拉夫辞去总统职务,开始12年
谦语话书风
2025-04-01 11:44:00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