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陈掖贤发现,自己怨了20多年的母亲,竟是电影中的女英雄,看到母亲的遗言后,他明白了一切,嚎啕大哭。 1950年,电影《赵一曼》上映,影片中身着红衣,挎双枪、骑白马的女英雄,为了革命事业,被日寇折磨,最后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 陈掖贤看完后被深深感动,每次看到赵一曼被敌人灌辣椒水、刺手指的时候,他都会流下感动而愤怒的泪水。 陈掖贤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母亲,1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他,从此杳无音讯。 此后,他就一直寄养在大伯家,母亲留下的唯一的物件就是一张照片。照处囊抱着自己的母亲,表情肃穆,俊秀面庞透着不屈的英雄气概。 陈掖贤的名字也是母亲起的,小名叫“宁儿”。出生的时候,正值数九寒冬,因为房东怕外人生孩子不吉利,就将母亲赶了出去。 母亲在一个乱草堆处度过了一个寒风彻骨的夜晚,第二天有好心人路过,看到母亲浑身颤抖,奄奄一息,便赶紧将母亲救下,扶到屋子里,精心照料。几天后,顺利生下了他。 母亲觉得自己命苦,也觉得革命事业的艰难,便给他取名叫“宁儿”,希望以后的生活安宁,也希望革命事业成功、天下太平。 母亲的情报及联络工作,免不了受到汉奸揭发,经常东躲西藏,连遮风挡雨的住处都没有。 1930年,母亲为了更好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便将他送往武汉的大伯家,向大娘交待了几句后,便轻抚着自己的头,喂了一口奶,扭过头含着泪毅然决然地远赴东北。 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如今革命已经胜利了,很多革命战士都返回了自己的家乡,可唯独没有母亲的消息。 陈掖贤想念母亲,每到夜里都会梦到母亲,梦见自己睡在母亲温暖的怀里,梦见母亲温柔的吻,梦见母亲淡淡的微笑。他通过组织、亲戚和朋友打听母亲的下落,结果都毫无进展。母亲是否还活着,也无从知晓。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母亲的思念也日益加重:如果母亲活着,她会想念自己吗? 陈掖贤深深思念母亲,对母亲还有“埋怨”:20多年了,哪怕有一次来看自己也好啊,不会忘掉这个儿子了吧。 1955年,陈掖贤的二姨李坤杰传来了“喜讯”:母亲李坤泰找到了,但已经牺牲了。 母亲的身份得到确认,是自己在影院无数次为之落泪的巾帼烈士:赵一曼。 原来,1932年母亲为了方便从事抗日工作,给革命与家人做掩护,更名为“赵一曼”。 陈掖贤听闻此消息,嚎啕大哭,一路落泪赶到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母亲的照片,陈掖贤几乎哭晕过去:妈妈,我找的你好苦啊…… 此时,陈掖贤见到了母亲牺牲前写给自己的遗言:宁儿啊,母亲没有对你尽到教育的责任……宁儿啊,母亲生前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宁儿啊,希望你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陈掖贤含着泪抽搐着嘴唇,一遍一遍地读着母亲的遗言,并用笔记录下来。最后他用钢笔尖在手臂上深深地刻下三个字“赵一曼”,他要永远将母亲刻在心里。 像赵一曼这样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才是最值得尊重的英雄,他们才是我们应该追随的明星。 我们也要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心里,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美好生活。以此致敬革命烈士。
1947年,毛人凤找到陈布雷,说:“你女儿陈琏涉嫌通共,已经被保密局逮捕了”。陈
【20评论】【91点赞】
yzg小鱼
很可惜,宁儿后来精神上出了问题,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