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属性往往不能用单纯的营养学来衡量,真的,
有营养大V挂我,说山药粉就是碳水,健什么脾啊。
其实我公司里好几位营养师,而我们是在尊重营养学的基础上研究食材属性的。
最简单例子:
多年前我是全网第一个把益生元与VC补充剂结合起来的,老粉们公认孩子服用效果很好。
最早我没经验,为了VC含量就把含它最高的几种水果结合起来,
检测显示指标是上去了,但试用人群喝了感受一般,
后来换成了有针对属性的水果,人舒服了,排便也自然顺畅了,比单独喝益生元效果更好。
只看营养元素的话,你说为什么梨子侧重滋阴呢,为什么桂圆可以养血呢,
它们俩的属性为何南辕北辙。
热咳之人喝点梨膏舒服,黄痰也少了,这时喝桂圆红枣之类咳的更厉害。
营养学不覆盖的东西不意味着不存在,
如果不在营养学范畴中,要么去学习这个新版块,不学的话勿诋毁,不参与讨论就是了。
三更一勾帘下斜
营养学如果只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就有点浅薄了。比如山药,15%碳水,2%蛋白,0.1%脂肪,但是2%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在人体吸收后,合成人体的各种成份,淮山氨基酸中,免疫活性多肽提高免疫力,赖氨酸提高胃消化能力,异亮氨酸解毒护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