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乾隆质问和珅:“我给你十万两修御花园,你到底贪了多少?”和珅吓得惊慌失措,结巴地说了句:“九……九万两。”乾隆一气之下,当即把和珅丢进了大牢。
数日前,乾隆去御花园散步,结果地面上有个凸起的小石头,差点把乾隆绊倒,乾隆就问随从:“这御花园怎么没人修呢?”
随从无意中提起:“陛下,去年和大人提议要修,但您没同意。”
接着,乾隆吩咐道:“那就还让和珅修,要是有什么需要,让他直接找我来。”
和珅得知后,喜上眉梢。
本来之前,和珅打算借着修建御花园,大捞一笔,没想到被乾隆拒绝了,而现在这个美差又落到了他的身上。
和珅进宫去找乾隆,说御花园代表着皇室的面子,不能马虎,要用最好的石料,因此申请十万两银子。 乾隆批了。
之后,和珅找工匠、运石料,还在御花园建了个大棚子,在里面没日没夜地修建。
过了一段时间,工程完工,和珅邀请乾隆来检查。乾隆看着里外一新的御花园,高兴地说:“和珅,这事你办得不错,赏!”
于是,和珅得到了一万两赏银。
然而,没过几天,乾隆就把和珅丢进了大牢。
这还要多亏了刘墉。
刘墉是个清官,平时最看不惯溜须拍马那一套,也因此看不上和珅,还会对他的举动多加留意。
刘墉怎么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和珅修建御花园要先搭个大棚子?毕竟修建御花园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于是,刘墉私下里调查,这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和珅没有用最好的石料,他只是把御花园里的旧石头翻过来打磨一下,那个大棚子就是起遮挡作用的。
这是欺君之罪。
刘墉认为,不能放过和珅,于是想了个主意。
一天早朝,诸位大臣都走进大殿,刘墉在门外将朝服反穿上,然后走进了大殿里。
乾隆十分纳闷,还问刘墉:“爱卿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反穿朝服呢?快去殿外换过来吧。”
这时,和珅也在一旁附和:“刘大人,您这可是藐视圣听啊。”
刘墉没理他,先行去殿外换朝服,然后回来解释道:“陛下,我朝服穿反能轻易发现,但有人撬出石头就说是用了最好的石料,可就不能被轻易发现了。”
和珅当即脸色大变,心虚地说道:“你……胡说什么?”
乾隆也听出来不对劲了,立马去问和珅:“到底怎么回事?”
和珅躲不过去,只好老实交代。
乾隆大怒,质问道:“我给你十万两修御花园,你到底贪了多少?”
和珅结巴回道:“九……九万两。”
乾隆气得不行,当即把和珅丢进了大牢。
原来,和珅占去九万两,顺道装点了自己的府里。 后来,和珅主动还回来九万两,又拿出九万两赈济灾民,这才保住一命。
乾隆,非常宠爱和珅。
和珅这人擅长逢迎,除了贪财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因此乾隆对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修建御花园,若不是和珅占去十分之九,相当过分,恐怕乾隆还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好在刘墉机智,他发现和珅的计划后,没有轻举妄动,反而用了合理的劝谏方式,使和珅受到了惩罚。
只不过,治标不治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