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前,中国提前买下千台发动机,西方很好奇中俄想干什么?美国智库指出,在2022年俄乌战争打响之前,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数量达到千台,远超2020年统计的460多台。那么,我们究竟有何打算?
其实,这事一点儿不神秘,就是给老战机续命,更重要的是,给咱们自己的发动机争取时间。
当年,咱们的战机长期依赖进口发动机,受制于人的滋味真不好受。俄罗斯的发动机,用着费钱不说,还动不动就卡脖子,可咱们也不能光靠抱怨,得自己想办法。
一方面,咬牙囤货,给老伙计们备点备用零件。另一方面,拼命搞自主研发。这批进口发动机,就是个缓冲,保证咱们的战机不断档。
西方那些智库,总喜欢用有色眼镜看中国,说咱们买发动机就是要扩军。可他们怎么不想想,咱们买的是保家卫国的家伙,又不是侵略别人的武器?
而且中国军工的目标从来不是当“买家”,而是要当“玩家”。这些年,咱们在发动机技术上砸了多少钱、花了多少功夫,外人根本想象不到。
现在国产发动机逐渐成熟,性能也越来越靠谱,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从“买买买”到“造造造”,这背后是中国军工的雄心壮志,也是中国国防安全的底气。
说实话,航空发动机这事儿,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逼着咱们自力更生,逼着咱们技术创新,也逼着咱们在国际上更有底气。
我相信中国战机一定能用上完全自主研发的“中国心”。到时候,谁也别想再卡咱们的脖子!
那么,你认为中国航空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花花星语[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