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运第一人!!!1932年,刘长春拿着张学良给的8000银元,坐了21天的船到美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险些回不了国...... 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的队伍中,各国代表团浩浩荡荡入场,唯有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下只站着一个清瘦的东方面孔。他叫刘长春,来自风雨飘摇中的中国。当他单枪匹马举着国旗步入会场时,许多观众和记者都投来惊讶的目光——这就是中国的整个奥运代表团? 就在前一天,刘长春才结束长达21天的海上漂泊,风尘仆仆地抵达洛杉矶。他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就必须参加开幕式,紧接着第三天便要登上赛场。放眼四周,其他国家的运动员都有庞大的团队支持,而整个中国代表团只有六个人,其中三人还是当地华侨。 然而,要理解这一幕的意义,我们需要回溯到刘长春踏上这段旅程之前的艰难抉择。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刘长春正在东北大连训练。日军占领东北后,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看中了他在国际体育界的声誉,试图利用他参加奥运会来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他们向刘长春许诺高官厚禄,但这位当时已能跑出100米10.6秒世界级成绩的运动员坚决拒绝。 "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刘长春后来在《大公报》上这样表态。面对伪满当局无耻地在媒体上散布他将代表伪满洲国参赛的谎言,刘长春在义勇军的帮助下,冒险逃离了日军控制区,辗转到达南京。 然而,当他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时,却遭到了拒绝。当时的国民政府正与日本谈判,不愿因此激怒日方,甚至停止拨发中国田径队参加奥运会的资金。 就在时间一天天临近,希望即将破灭之际,刘长春找到了当时在北平的张学良。张学良与这位东北老乡一见如故,听完他的经历后,不顾各方压力,慷慨解囊拿出8000大洋资助他前往洛杉矶,还赠送了一幅"关公单刀赴会图",期望他能像关公一样,以一己之力捍卫国家尊严。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当时的报纸这样报道这一壮举。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带着张学良的资助和国人的期望,秘密乘船启程。在21天的海上旅程中,他不顾颠簸,坚持每天在甲板上训练,只有教练宋君复一人陪伴。他知道自己肩负的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向世界证明中国存在的使命。 比赛当天,刘长春站在了百米预赛的跑道上。这位在国内曾跑出10.6秒成绩的好手,却因长途跋涉的疲惫和缺乏休息,状态大不如前。他穿着简陋的布鞋,与周围穿着专业钉鞋的选手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他以11.8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五名,无缘晋级。 仅休息一天后,刘长春又顽强地出现在了200米的预赛跑道上。尽管他竭尽全力,但体力消耗过大,以21.9秒的成绩获得小组第四,再次与决赛擦肩而过。原本他还要参加400米的比赛,但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只能忍痛放弃。 比赛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问他:"你远渡重洋来参加奥运会,却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失望吗?"刘长春的回答令在场所有人动容:"我远渡重洋来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拿冠军,只为向世界宣告,东方还有一个中国!" 这句话迅速传遍了整个奥运村。虽然没有赢得奖牌,但刘长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他用行动粉碎了伪满洲国代表中国的图谋,让世界看到了真正中国人的尊严和骨气。 然而,困难并未结束。比赛后,刘长春发现自己的路费已经所剩无几,险些回不了国。得知这一情况,洛杉矶的华侨学生纷纷伸出援手,共同筹集资金帮助这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回到祖国。 归国后的刘长春并未就此止步。1936年,他再次代表中国出征柏林奥运会,参加了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项目。虽然依然未能晋级,但他的坚持不懈展现了中国体育人的精神。 1937年,因训练受伤,刘长春不得不退出了运动生涯。此后他淡出了公众视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体育教师培养新一代的体育人才,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1983年3月25日,刘长春与世长辞,享年74岁。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如果能再多活一年,刘长春或许能亲眼见证他当年播下的种子终于开花结果。
中国奥运第一人!!!1932年,刘长春拿着张学良给的8000银元,坐了21天的船
浮生若梦醒时
2025-03-31 22:51:14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