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在车博会上说道,我喜欢宾利,400多万,太贵!我坐不起。可他转身却

陌上伊人笑 2025-03-31 18:08:20

玻璃大王曹德旺在车博会上说道,我喜欢宾利,400多万,太贵!我坐不起。可他转身却买了一辆600万的红旗L5,奇怪的是车买了,他却从来不开。众人好奇,问他原因,他的回答让人交口称赞,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曹德旺自1983年起,他便开始捐款,至今捐赠的金额已达到约260亿元人民币。 然而,尽管他拥有如此巨额财富,却始终未为员工涨过薪资,也未延长员工休息时间。 而在他开设的美国工厂中,员工的待遇甚至超过了中国工人。 曹德旺辩称,他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曹德旺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爷爷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大股东。 然而,爷爷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丧命。 此后,曹德旺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母亲则肩负起抚养六个孩子的重任。 战乱年代,家庭生活极其艰难,曹德旺常常回忆起母亲将花生皮磨成粉冲水当作饭吃的情景。 15岁时,他便跟随父亲去上海寻找生计。 起初,他们从事倒卖烟草的生意,用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进货、运输,后来又涉足水果和蔬菜的买卖。 曹德旺每天凌晨六点便开始忙碌,直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工作。 1968年。当时,他迎娶了妻子,而妻子的嫁妆成为了他创业的原始资金。 曹德旺起初决定做木耳生意,但资金不足。 妻子得知后,将自己所有的首饰变卖,鼓励他创业。 他通过木耳生意赚到了第一笔可观的资金。 然而,好景不长,因一批木耳被海关查扣,曹德旺不仅赔光了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他将妻儿送回娘家,自己外出打工。 这段时间,他做过厨师,干过修车工。 曹德旺逐步还清了债务。 那时的玻璃厂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曹德旺承包了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 在他的管理下,工厂迅速扭亏为盈,并逐步从一个代工厂发展成了福耀玻璃。 1985年,福耀玻璃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块汽车玻璃。 2015年,曹德旺宣布将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建设新厂。 许多人不解,为什么要在成本更高的美国设厂,而不是继续利用中国国内低廉的劳动力成本。 曹德旺解释称,选择美国主要是因为当地汽车产业发达,能源成本低,而且美国政府提供了丰厚的奖励政策。 然而,许多人质疑他将生产线迁至美国是否意味着对中国工人待遇的忽视。 在美国建厂初期,厂区建成后,招聘了大量的工人,但由于工人大多数来自国外,他们遵循着固定的工作时间制度。 每天的工作时间严格限制在8小时内,超出这个时间就是违规。 因此,工人们工作时的态度和节奏较为松散,时间到了就停止工作。 福耀玻璃初期运营呈现亏损状态。 曹德旺深知玻璃生产的特殊性,质量控制需要精确到秒,稍有延误就会导致成批的产品不合格。 而这种低效率直接影响了工厂的盈利水平,曹德旺指派了几位美国高管前往中国,亲自考察国内工厂的生产状况。 回到美国后,他们开始对本国员工加强了管理。 然而,工人们纷纷提出要成立工会,要求增加工资等福利待遇。 曹德旺表示,一旦工会介入,工人们将不断提出更多的福利要求,最终导致工厂无法维持盈利。 曹德旺决定召开全厂大会。 他向工人们承诺,如果公司进入盈利状态,将会提高每位员工的时薪,并投入最先进的设备。 他果断地解雇了不遵守管理制度的员工和不称职的高管。 接着,工厂进行了一次员工投票,结果三分之二的员工选择支持曹德旺的管理政策。 随着福耀玻璃逐渐走上盈利轨道,曹德旺没有食言,他按时兑现了提高工资的承诺。 另一方面,曹德旺的消费选择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他曾公开表示一辆价值400万的宾利太贵的情况下,他却在某次参观一汽时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辆600万的红旗轿车。 曹德旺一直强调,做企业不仅要注重赚钱,还要保持感恩之心。 那时,福耀玻璃刚刚起步,面临市场冷淡和资金匮乏,曹德旺带着团队四处奔走,却屡屡碰壁。 就在他们几乎放弃之时,徐留平为福耀玻璃下了一个千辆汽车玻璃的大单,这一订单帮助公司度过了难关。 从此,福耀玻璃的发展便如破茧而出的蝴蝶。 曹德旺始终铭记徐留平的帮助。 在2023年,他出席了红旗L5新款发布会时,毫不犹豫地购买了这款价值600万的豪车。 红旗L5是一款只能通过严格政审才能拥有的限量版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拥有这样一款尊贵的座驾,曹德旺的日常出行仍然是驾驶那辆陪伴了多年的老奔驰。 最终,这辆红旗L5成为了他的儿子曹晖的座驾。 参考文献:[1]付八军.曹德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践行者[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4,26(3):43-52

0 阅读:3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