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但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是这样回答他的:“将军不必担忧,朕不会杀你,你留下便是”。 皇帝的一句话并没有让将军放下警戒之心,反而让将军更加不安与畏惧。 故事中的老将军便是秦朝名将王翦,而许诺不会杀害他的皇帝则为嬴政。 嬴政性情残暴,眼中容不得沙子,更容不得能够威胁他皇位宝座的人,王翦骁勇善战,常常征战一方为秦朝打下了许多土地。 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却成为了嬴政的眼中刺,历史上,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但这中间的过程却不是那么的顺利,其中最难攻打的国家便属于强大的楚国。 嬴政为了一举拿下楚国,便下令让王翦和另一位将军李信来到皇宫中商量对策,李信一听到皇帝要召见自己,心里高兴不得了了,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兵法终于可以用得上了,但李信没有想到自己来到皇宫中便看到了老将军王翦。 在看到王翦的一刹那,李信心就凉了一大半,看来皇帝这是不信任自己啊,既然不信任又为何召见自己呢,虽有不满但李信却不敢说出口。 嬴政见人已到齐,便开口询问二人攻打楚国的意见,“两位将军觉得,我们应该派出多少人马能够一举拿下楚国”。 王翦正想开口,却被李信抢先一步,“微臣认为只需要二十万人就可以拿下楚国,楚国在我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蝼蚁,区区蝼蚁何足挂齿”,李信自信的模样赢得了嬴政的赞扬。 可王翦却不这么认为,楚国如今的实力虽然比不过之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加上之前队楚国兵力的了解,王翦提出攻打楚国需要六十万军队才能勉强拿下楚国。 “六十万”,嬴政一听到这个数目便皱起眉头,嬴政和李信两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总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三人中,只有王翦对楚国的了解最深,但嬴政一想到王翦如今的权力,他是有些忌惮的。 经过深思熟虑,嬴政决定派出李信率领二十万精兵前往楚国,“可不负寡人对你的期望啊”,在李信之前,嬴政专门鼓舞李信。 李信虽然在同辈人中表现得十分优异,而那只是在纸面上,纸上谈兵终究抵不过身经百战,李信一味照着书本上的知识排兵布阵,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没出几个月,李信连同二十万精兵在楚国牺牲。 嬴政听此噩耗,他快马加鞭亲自赶往王翦将军的住处,“老将军您也听说了此次战况,李信率军攻打楚国,但全部被楚国消灭,拿下楚国也只有您老将军出马了”。 王翦也不是心高气傲,糊涂之人,嬴政能给他三分薄面亲自邀请他,这已经是最高荣誉,即使这样,老将军王翦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请求。 “还恳请皇上,若此次臣能拿下楚国,请赐予老臣百亩良田、金银珠宝和侍女,让老臣告老还乡,放心安度晚年”。 王翦此番话震惊到了嬴政,在嬴政的一贯映象中,王翦廉洁,为人正直,不爱好美色,可这次他竟主动找自己要赏赐,耀美女,这属于让嬴政吃惊的。 不管王剪出于什么目的,只要他能够率军成功攻占楚国领土,他王翦提出的要求,嬴政一定会尽力满足,于是,嬴政一口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半月后,王翦拿着兵符带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即使年事已高,但王翦头脑可不糊涂,楚国兵力强盛,再加上地势上有一定的优势,强攻是行不通的。 于是,王翦想出了一招,他利用兵力数量上的优势将攻打的城池团团包围起来,一个月后,城池里的楚军会因为没有粮食而放弃抵抗,如此一来,王翦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拿下了楚国重要的领地。 在攻打楚国的同时,王翦还在不断向嬴政索要赏赐,王翦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接,“您为何多次向皇帝耀赏赐呢”。 “为了自保”,王翦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从这次攻打楚国,最开始嬴政并没有像之前立即重用自己就可以明白我,嬴政对自己已经有了戒备之心,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让嬴政不安。 若自己再不识趣,恐怕自己性命不保啊,成功拿下楚国后,王翦回到了秦国,“朕不会杀你,你留下来便是”。 这是嬴政在王翦告老还乡之前对他说的一句话,但伴君如伴虎,远离嬴政才是最好的选择,王翦果断拒绝了嬴政,他还是选择回到田野中,安安心心度过晚年。
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皇帝:朕不杀你,你留下便是。 将军自知功高震
江樵品史
2025-03-31 16:57:49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