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敢出差?”2025年1月,上海一女子出差后回家,发现家中一片混乱,原本放在卧室的保险柜躺在卫生间地上,后面还有个大洞,里面价值20多万元的金银珠宝被偷,报案后,警方确认了这是电焊条进行融化,但现场却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此时,民警抬头看了看电表,顿时有了头绪! 信息来源:《烧了个大洞,20多万没了!上海女子回家后惊呆,这个细节透出蹊跷》 2025-03-27 极目新闻 那天下午,吴女士拖着行李箱回到家,一进门便感觉气氛不对。 客厅里的摆设似乎被人动过,鞋架上的鞋乱七八糟地散落在地上,电视机的遥控器摔在沙发下,茶几上的装饰品也歪歪斜斜,仿佛经历了一场风暴。她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连忙冲向卧室。 卧室的门开着,床单皱巴巴的,像是有人翻找过。更让她惊讶的是,原本安放在衣柜角落的保险柜不见了。 她转身走向卫生间,瞬间倒吸一口凉气——她的保险柜正躺在地上,门大开,柜子后面竟然有一个黑乎乎的大洞,仿佛被人用暴力破坏后拖到这里打开! 吴女士急忙查看保险柜,里面原本存放的金银珠宝、名表等贵重物品早已不见踪影,损失金额高达二十多万元。她强忍着恐惧,颤抖着拨打了110报警。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勘察房屋情况。令人疑惑的是,门窗没有任何破损或撬动的痕迹,楼道监控也未见可疑人物闯入。 吴女士住的是高层公寓,防盗系统较为完善,这起盗窃案显然不是普通的撬门入室案件。 警方在卫生间查看保险柜的破损情况,发现柜门的金属部分明显有融化的痕迹,并不像是暴力破坏所致。 办案民警立即判断,窃贼可能使用了高温工具,如电焊条或切割器来破坏保险柜。 可是,犯罪分子作案时,为何没有留下任何工具的痕迹?地面没有电焊条的残渣,墙壁上也没有烟熏的痕迹,甚至连烧焦的味道都闻不到。 这种异常情况让警方陷入了短暂的困惑。 就在这时,一名民警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看电表,突然心生疑窦。 “吴女士,您在出差期间,家里有人用过大功率电器吗?” 吴女士愣了一下,连忙摇头:“不可能,我走之前拔掉了所有电器的插头,家里没人。” 民警调取了电表读数,果然发现一个异常现象:在她出差的第二天凌晨三点到四点之间,电表的数值突然大幅飙升,短短一个小时内的用电量远远超过日常家庭用电水平。 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夜深人静的时段,也恰恰是盗窃案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顺着这条线索,警方开始排查这段时间内的监控录像,寻找可疑人物。 经过逐帧分析,警方终于发现了一名神色匆匆的男子。他戴着帽子和口罩,穿着一身黑衣,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在吴女士所住单元楼的电梯口出现。 奇怪的是,这名男子在进入大楼后,并没有按楼层,而是直接走向了楼道的消防通道。 警方进一步调取小区周边监控录像,发现该男子在案发当晚十一点左右便出现在小区附近,东张西望,似乎在观察环境。 凌晨三点,他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楼内,而在凌晨五点左右,他又出现在小区门口,手里多了一个行李箱,步伐匆忙地离开。 警方初步判断,窃贼很可能提前踩点,熟悉了吴女士的出行规律,在她离家后,利用某种方式进入室内实施盗窃。而他背的鼓鼓囊囊的包,极可能装着作案工具! 为了确认嫌疑人的身份,警方继续追踪他的行踪,发现他在小区外拦了一辆出租车,随后前往市郊的一家快捷酒店入住。 根据酒店登记信息,警方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李某,35岁,有多次盗窃前科,擅长技术开锁。 警方立即展开抓捕行动,在李某入住的酒店房间内,将其当场控制。现场搜出的行李箱里,警方果然发现了电焊条、便携式切割机以及一些未销赃的金银首饰。 面对铁证,李某最终供认不讳。他千算万算,却没想到警方会从电表异常这一细节入手,最终锁定了他的行踪。 案件告破后,警方将追回的财物归还给吴女士,并提醒广大市民,尽量使用高质量的防盗门锁,同时安装监控设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吴女士感慨道:“真没想到,电表还能帮忙破案!”
“细节决定成败!”1月9日,上海一女子外出3天后回家,发现家里的保险箱被烧出一个
【2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