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那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新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负责,香

静看云卷云舒情 2025-03-31 10:30:33

香港不是寸土寸金吗,那为什么不大规模开发新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地方势力太负责,香港政府想管都难。网友:大陆派几个城管就能解决。 香港的土地问题,说白了就是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难题。明明新界占了全港面积近90%,却长期荒草丛生,活像被施了“土地冻结咒”。这背后的弯弯绕绕,比铜锣湾的立交桥还复杂。 首先得怪英国殖民者埋下的雷。当年他们租借新界,压根没打算开发,就想着把这里当“隔离缓冲区”,结果坟场、垃圾场全往北边塞。回归后,某些势力抱着“殖民地思维”不放,把新界当成“二等公民区”,开发计划一提出来就被各种势力联手阻击。 你以为香港缺地?错!全港已开发土地不到30%,新界大片农田、郊野公园被利益集团死死攥在手里,变成了“土地银行”。最头疼的是“地头蛇”太多。新界原居民手里攥着祖传丁权,盖房能拿豁免权,光元朗就有超过1.2万栋丁屋。要是政府想收地,马上有人跳出来喊“侵犯私有财产”。 更绝的是,有些势力一边阻挠开发,一边偷偷搞“农地转住宅”的生意,把良田变成私人别墅区。你去落马洲看看,深圳高楼林立,香港那边却全是铁皮屋和货柜堆场,活脱脱“深圳湾两岸两重天”。 环保组织也是拦路虎。开发新界东北时,他们举着“保护湿地”的牌子上街,说填海会灭绝中华白海豚。但转头又反对开发市区旧楼,说拆楼会破坏历史建筑。最讽刺的是,这些环保人士自己住着半山豪宅,却要求普通人挤“纳米房”。 发展局算过账,全港800公顷“棕地”(被工业污染的土地)整合起来能盖20万套房,但拆违建比登天还难——新界北的“垃圾村”里,废品回收场老板能叫来上百个工人堵路抗议。 行政效率更是让人着急。新界开发要过“八重门”:城规会听证、环保评估、立法会辩论、区议会扯皮……一个项目从提案到动工,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反观深圳,前海从滩涂变高楼只用了五年,香港人自嘲:“等我们开完会,深圳的楼都能住人了。”网友调侃“派城管来就能解决”,其实戳中了香港的痛处。 内地城管能拆违建,是因为有《城乡规划法》撑腰,可香港土地私有根深蒂固,强拆等同于政治自杀。2019年元朗横洲清拆行动,村民用汽油弹和弓箭对抗,最后政府只能妥协。这哪是开发土地,分明是在钢丝上跳芭蕾。 不过风水轮流转。北部都会区计划一出,直接掀翻了旧格局。深港高铁、港深创科园、五条跨境铁路同时上马,逼着既得利益集团让步。现在新界北村民开始主动打听“丁权换公屋”政策,环保组织也学会了提“生态补偿”条件。就像落马洲警署顶楼看深圳,曾经的“边境”变成了“前线”,再不动真格,香港真要被大湾区“边缘化”了。 信息来源:香港中联办 支持特区政府做好新界北整体规划何靖落区调研鼓励持份者积极建言献策

0 阅读:0
静看云卷云舒情

静看云卷云舒情

静看云卷云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