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诗歌理解,如果文学家人生亲历相关,往往会注释更加贴切深刻 台湾诗人叶嘉莹多年不幸遭遇离难对杜甫的诗有着公认独道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更有种感同身受的体会。 她是清末贵族叶赫那拉氏一族,蒙古旗人。民国以后改姓叶,曾祖父是清同治的二品武官佐领,祖父是光绪二十年进士。工部员外郎,父亲北大英文系在航空署工作,早年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甘三号四合院, 她在中学时日军侵占北京,父亲只身一人随国民政府航空署撤走了,高中快毕业时,母亲不幸去逝。 1948.11,她随新婚不久丈夫赵钟荪到了台湾,他丈夫原是海军军校教书,随海军驻左营,不巧遇到北京故居邻家许寿裳儿子许世瑛,得知叶嘉莹没有工作,便介绍她到彰化女中教书,但好日子没多久,1949.圣诞节第二天凌晨,几个身着海军服官兵把前一天回来探亲丈夫抓走了, 到了1950年夏天,学校冲进来了一群士兵和警察把叶佳莹和学校的女校长,还有另外一个女教师一起都抓进去关进了彰化警察局。准备把他们往台北宪兵司令部送。她想到正哺乳孩子。就跟警察局长说,你们要关我就关在这里吧,我跑不了,我这里有两个孩子正在喂奶,台北那边我一个人都没有,后来警察局看她履历除了上学就是教书,什么社会关系朋友没有,就把她放了。 此时她也回不去了,既没工作,也没宿舍,更没薪水,只好投奔她丈夫的姐姐和姐夫,他们也住在左营海军营区,原来海军乘夜跑到彰化抓她丈夫是避开其姐夫。 所有的人都离她远远的,因为怕受怕受牵连,包括所有的亲戚。”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还好他的堂兄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住壮着胆,介绍她到台湾的一所私立女中教书。 在这三年之中,她的丈夫什么消息也没有,当时她带着正哺乳的孩子上班,所有的同事都很奇怪的看她,她也不敢吭声儿,因为只要说出自己丈夫的事,就会马上被开除,再也没有单位敢接受她了。 一直到1952年,她丈夫终于出来了,但被开除的公职,也没有工作了,不过还好,此时她的诗歌出了名,尤其对古代诗词讲解,被请到了台北二中教书, 不久台湾大学也邀她去讲课,后来台大讲杜甫的诗讲出名了,又被辅仁大学还有刚成立的淡江大学也都请她去讲课,到了最后,连电台讲国文专题也请她去。 当时 她带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寄人篱下,一天要教三个大学和做两个电台的工作,才能维持一家生计。 当时白先勇的《台北人》一炮而红,她对白先勇作品很欣赏,不过当时白先勇还是台大学生,听到她的讲座便对杜甫诗讲解深深迷上了,特别是杜甫《秋兴八首》,刘禹锡《乌衣巷》…… 因为此时白先勇家中也随桂系消亡而败落,白崇禧一下子身价跌到谷底,在台处处受到排挤冷落,也经历大波折,两人都对杜甫、红楼梦有共同切身的感受。 白先勇先生作为小说家的角度评判红楼梦,他承认自己不擅长做考据,也没兴趣做。这就是所谓的”红书白说”,因为这是用自己的话来讲,不去考据,也不怕掉书袋。 ”红楼梦是一个宏大严密结构框架,它不同于西方小说,实际上是一部戏曲。不知道曹雪芹从小到底看了多少戏曲?当然他家里本身就有戏班子。 这是一个用千百个折子戏组成的大戏,每个情节都是一个完整的戏曲化小折子。红楼梦是一个大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台” 说他自己读了一辈子红楼梦,也教了一辈子红楼梦,退休20年以后又在台湾大学讲红楼梦120回 对红楼梦的理解,他认为红楼梦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小说,这种写法是很难的。小说写的雅可以办得到,俗更也容易,不过,要做到雅俗共赏就很困难。西方有些很多书写的了不起,但是都不太贴近人间。 红楼梦写的确实扎扎实实在人间,还有寓言性的东西在里面。无论从小说艺术,还是文化的包容性,或者是从哲学的宗教意义上讲都是一部了不起的书。
对文学诗歌理解,如果文学家人生亲历相关,往往会注释更加贴切深刻 台湾
太金趣事
2025-03-31 00:5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