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山西农民田新明在沙漠里搭塑料布过夜时发现雾气,这让他灵光一闪:要是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种树,不就能省下浇水的钱了吗?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想要生存下去,水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沙漠里面水是非常稀缺的,想要将沙漠变成绿洲,在过去是个梦想,但在现在却渐渐的成为现实。 给沙漠增添绿意的,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专家,而是一个个普通人,用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努力,完成了这个目标。 田新明就是其中的这样一位普通的人,但对于沙漠来说,他又是如此的特殊。 他出生在个贫困的家庭,在其它人还享受着父母关爱的时候,他就明白要依靠着自己来独立更生,因为父母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所以他不到18岁的时候就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社会征途。 没有太高学历的田新明只能做一些苦力活,机缘巧合下,他跟着一个团队来到沙漠中种树,这里的风沙很大,太阳很毒,种树的日子辛苦又快乐,因为年轻他浑身上下充满着一股干劲,在这里他拿到了属于自己人生的第一笔“巨款”。 从此之后他就和种树有了牵扯不断的渊源,刚开始他觉得种树很简单,又能挣钱,是个顶顶好的工作,但待的时间久了,他就发现树苗的存活率着实有点低,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又一颗颗死掉,田新明的心中有些悲伤。 “有什么方法能让它们存活率更高呢?”他时常在心中问自己,问那些经验丰富的种树人,但是大家对此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因为树的生长需要水,而沙漠中最缺的就是水。 “考虑那么多干啥,种好自己的树不就行了,又不是不给工钱,存活率那玩意是咱们该操心了吗?”有些同事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执着,对他想要提高存活率的念头充满了嘲讽, 田新明并没有在意那些嘲讽的话,在他看来如果能把成活率给提高,那样自己不就能挣更多的钱,而且能早日让沙漠充满更多的绿色。 为了能实现梦想,他开始跟着不同团队到处在沙漠里面种树,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在某天夜间,他走到帐篷外面,惊奇的发现在深夜里沙漠中竟然有雾气存在,他感觉到自己的皮肤接触到了空气中的水雾,似乎变得有些湿润起来。 突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产生了一个看起来异想天开的想法,如果能将这些水分给收集起来,那么就能用在种树上了。 黑夜中,田新明的眼睛亮的惊人,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办法,之后就朝着这个实验努力前进,但实验的过程是投资巨大且困难的,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年挣的钱他都投入了这项研究中,家人和朋友都劝他不要白费事儿了,如果真的能成功,早就被人弄出来了。 但不管旁人如何劝说,田新明都坚持自己的想法,他不断的找人改善塑料袋,让它能更好的收集水分,适应沙漠,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敬佩他,有人嘲讽他,有人特意过来支持他,但不管评价如何,他都坚持了下来。 终于经过他不断的实验,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这意味着他的实验成功了,真的能收集沙漠中的水分,以此来帮助种下去的树苗,提高它们的成活率。 田新明的方法大大的加快了沙漠变绿茵的节奏,这项技术在被外国人知道后感到非常的震惊,没有想到世界上竟有如此聪明的办法,像沙漠要水来种树,听起来像是童话故事一般。在田新明的帮助下,世界各地的沙漠,开始披上了绿衣,他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敬佩。 参考来源: 人物故事:沙漠无水植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05年,山西农民田新明在沙漠里搭塑料布过夜时发现雾气,这让他灵光一闪:要是能
赢梯说事
2025-03-30 20:12:35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