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张艺谋为了拍摄《红高粱》花了4万块顾村民种了100亩的高粱,还承诺高

霞光破雾法无边 2025-03-29 23:54:12

1987年,张艺谋为了拍摄《红高粱》花了4万块顾村民种了100亩的高粱,还承诺高粱成熟后所有的收成全归次农民所有,但是临近拍摄时张艺谋去地里验收种植成果,地里的景象却让张艺谋气愤不已,一把火就将100多亩高粱全部烧了。 1987年的夏天,银川郊外那片红色的高粱地正盛开着,电影《红高粱》也即将在这里进行拍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后来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作品,其创作源头只是一次偶然的邂逅。 时间回到1986年,当时还不太出名的导演张艺谋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漫步街头时被一家旧书摊所吸引。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书摊上,他偶然发现了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花几角钱买下这本书,张艺谋带回家一口气读完,被书中那种野性、原始又充满生命力的故事深深打动。 "这个故事太适合搬上银幕了!"怀揣着这个念头,张艺谋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联系上了作者莫言。在那个工资才五六十元的年代,他揣着800块钱,亲自上门拜访了莫言。 "莫老师,我想买下《红高粱》的拍摄权。"张艺谋开门见山地说。 面对这位诚意满满的年轻导演,莫言几乎没有思考就答应了,甚至欣然接受邀请担任了电影的编剧。这800块钱的投资,后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值得的一笔交易之一。 有了剧本,接下来面临的是选角问题。张艺谋心中的女主角应该是符合原著中"丰乳肥臀"形象的女性。史可因其高鼻梁、深邃的眼睛和性感大方的气质,一度成为女主角的第一人选。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的推荐中。摄影师顾长卫向张艺谋推荐了一位刚从戏剧学院毕业的年轻女演员——巩俐。为了更好地确定人选,顾长卫还特意拍下了巩俐20分钟的表演片段给张艺谋看。 反复比较两位演员的照片和表演后,张艺谋最终选择了更具魅力的巩俐。顾长卫对此评价道:"这个姑娘有天分,老天爷都赏饭给她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巩俐的男友杨建勋对她接拍此片非常不理解,甚至多次闹到剧组,有时还动手伤害巩俐。面对伤心难过的巩俐,比她年长许多的导演张艺谋经常过来安慰她。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两人的情感也悄然生长。 为了还原原著中高粱地的壮观场景,追求艺术完美的张艺谋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亲自种植一片高粱地。他在银川包下一大块土地,花费4万多元雇佣当地农民种植管理,还特别强调要买最优质的种子,并承诺高粱成熟后所有收成都归农民所有。 1987年7月,张艺谋带着满腔期待,领着整个剧组浩浩荡荡地来到了银川的高粱地。这片他花了4万元精心培育的"电影基地",将是《红高粱》取景的核心场所。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这位追求完美的导演彻底傻了眼——高粱地里的情形与他想象中差距实在太大。 "这是什么情况?"张艺谋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那一片稀稀拉拉的高粱,几乎气得说不出话来。原本期待的是原著中那种"高大威猛、红得发紫"的高粱海洋,眼前却是一半长得如韭菜般矮小的植物。 经过调查才发现,那些收了钱的农民根本没把事情当回事。他们不仅买了劣质种子,播种时还偷工减料,甚至张艺谋专门出钱购买的化肥也被他们拿去施到了自家的地里。这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让张艺谋愤怒至极,据说当时他气得肺都快炸了,心里恨不得一把火将这片高粱地全部烧光。 但作为一个专业导演,张艺谋深知电影拍摄日程的紧迫性。与其纠结于愤怒,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他立即向当地下放部门求助,同时亲自守在高粱地里,带头施肥、除草、打农药。就这样,一个知名导演在烈日下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眼看着那片高粱逐渐变得茂盛起来,红得似火。 回顾高粱的历史,这种作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它原本来自东非的古埃塞俄比亚,约1000年前才被引入中国。到了元朝,高粱已成为农村餐桌上的主食。这种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抗旱性强、适应恶劣环境,即使在土地贫瘠的年代,也能保证百姓有口饭吃,因此曾被尊为"五谷之长"。 张艺谋通过《红高粱》,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爱情与民族精神的故事,也记录了这种植物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拍摄完成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还在1988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金熊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

0 阅读:51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

霞光破雾法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