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超话]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壮阔版图中,基建行业始终是极为关键的支撑力量,而那些被称作“基建狂魔”的企业,更是以卓越的实力和斐然的成绩,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
中国建筑在2024年的表现可圈可点,营业收入高达1.63万亿,净利润也达到了397亿 。尽管受到建筑市场低迷、地产调整及基建投资放缓等因素拖累,营收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在上半年,其营业收入仍实现了2.8%的增长 ,归母净利润增长1.7%。并且,2024年1-8月新签合同额实现了6.5%的逆势增长,境外新签合同额更是同比翻倍,能源、水务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彰显了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和业务韧性。
中国中铁2024年实现收入1.16万亿,净利润279亿。然而,从季度数据来看,四个季度收入分别增长-2.56%、-12.34%、-6.13%和 -10.27%,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04%、-18.71%、-19.05%和-22.74%,整体业绩呈现下滑态势。不过,海外业务成为一大亮点,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0.6%,占公司新签合同额的8%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度布局的成效显著。同时,“第二曲线”业务新签合同额也实现了11%的增长,在水利水电、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并取得一定成效。
中国铁建全年实现收入1.07万亿,净利润222亿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6.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87%。但值得关注的是,其全年新签合同总额30369.678亿元,连续三年新签总额突破3万亿元,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3119.779亿元,同比增长23.39%,再创历史新高,体现出其在国际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
中国交建收入为7719亿,净利润234亿。虽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81% ,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新签合同额实现了7.30%的增长,达到18811.85亿元,新签合同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境外工程、城市建设、水利项目、能源工程等建设需求增加。在新兴业务领域更是表现突出,新签合同额为7053.47亿元,同比增长46.4% ,展现了积极的业务转型和拓展成果。
中国电建、中国核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上海建工等企业也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电建收入4263亿,净利润88亿;中国核建收入789亿,净利润15亿;中国能建收入2951亿,净利润36亿;中国中冶收入4126亿,净利润68亿;中国化学收入1347亿,净利润38亿;上海建工收入2140亿,净利润14亿 。
尽管今年部分基建狂魔的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以中国中铁为例,业绩连续增长10年后在去年出现下滑,但这些企业凭借庞大的收入规模和高额的净利润,对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们不仅在国内承担了众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了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提升了我国基建行业的国际影响力。而且,这些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兴业务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信在未来,基建狂魔们将继续在我国乃至全球的基建舞台上发光发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财经观察官股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