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低至2.4%!银行拼命借钱给你消费,什么信号?

新浪财经 2025-03-29 14:37:59

快醒醒,银行喊你去借钱了!

最近,有不少人都收到了关于推销消费贷的电话广告,自称是各种银行的都有,但核心话术都是一样:

您最近有资金需求吗?我们这里可以给您发放一笔大额消费贷……

一夜之间,“杨白劳”们都成了座上宾,各大银行挤破了头也要把钱借给你,让你去消费。

为了吸引人们借钱,有些银行的消费年化贷利率已经降到“2字头”,比市场上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还要低:

江苏银行推出年化利率2.58%起的消费贷产品;

宁波银行“宁来花”叠加优惠券后利率最低可达到2.49%;

浙江萧山农商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至2.4%;

银行纷纷打折促销消费贷,拼命借钱给你消费,什么信号?

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家在政策上“松绑”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

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此外,新规还提出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统筹考虑履职过程、履职结果和损失程度等因素,区分客观情况与主观过失,合理确定不良容忍度。

简单来说,就是鼓励银行经理们大胆放贷,口子松起来。

站在国家的角度,给消费贷松绑当然是为了让大家敢花钱。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里,就明确提出了: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而且这一条,是写在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的首位,高层对消费的重视可见一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花呗额度”,就是在金融领域释放的促消费“大招”之一。

为什么在发钱和发消费券之间,国家选择了发贷款?

比起前两者,发贷款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尽管在很多人朴素的逻辑里,在经济前景还不太明朗的时候,主动加杠杆贷款去消费,并不明智。

央行披露的两项数据印证了这一点:现在的人们,还在拼命存款。

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仅2月份住户存款就增加3.2万亿元;

贷款则显得疲软:

2月居民贷款减少了3891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741亿元,虽同比少减2127亿元,但1-2月合计仍同比多减1898亿元。

存款增加,贷款减少,说明居民对于未来预期转弱,消费和投资的意愿下降。

普遍的避险情绪下,要扭转预期,国家必须给贷款端“上强度”才行。

对于很多银行来说,推销消费贷也有充分的理由:这是一门“薄利多销”的买卖,而且有助于银行转化一些不良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6%,其中信用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不良贷款余额增幅较大。

在此背景下,银行密集转让手头不良资产,迫切出清。据银登中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额达到1100亿至1300亿元,这一规模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消费贷虽然原则上是只能用来消费,但从实际操作上,能给很多即将陷入债务困境的人起到纾困效果:

说明白点,就是银行再借一笔钱给你防止你逾期,而且利率还要比之前低很多。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个人的“债务置换”。

接下来一段时间,依靠利息差进行套利的贷款中介,也许会成为一门生意。

不过,消费贷的低利率,其实暗含着长期的债务陷阱。不少银行的优惠政策,都限定了必须是“第一次借款”,如果后续还想续贷或者加杠杆,那利率就要往上浮动了。

考虑到消费贷普遍的还款周期在2-3年左右,如果坚持一直借,消费贷利率水涨船高的速度会非常快。按照现行的法规,金融借款年利率最高可达到24%左右。届时需要偿还的利息,恐怕是个很大的数字。

一切命运中的馈赠,都早已标好了价格。出来混,总是要还钱的。

3 阅读:2348

评论列表

堂堂正正做人

堂堂正正做人

16
2025-03-30 13:00

想借的借不到,能借的不用借😃

识 己

识 己

11
2025-03-30 16:12

开始打吗啡了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9
2025-03-30 09:23

消费贷?笑话!

food

food

5
2025-04-01 09:55

别借钱,逾期都别借

雲水禅心

雲水禅心

2
2025-03-30 23:03

先人教人量入而出,现在提倡是借钱消费,到时排队跳楼。[哭哭]

坎坎坷坷

坎坎坷坷

2
2025-03-31 17:18

说“债务置换”你是来搞笑的吗?

杰哥

杰哥

1
2025-03-31 19:02

想方设法让你大额超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