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养血柔肝占据着重要地位,更确切来讲,是柔肝以养血。经典经方当归芍药散,便是养血柔肝的典范。从经络调理的角度而言,疏通肝经,不失为调养肝脏的有效途径。
情绪对脏腑功能的影响不容小觑。每生一次大气,肝脏就会承受额外的压力,质地也会随之变硬。肝脏肩负着藏血与滤血的重任,一旦变硬,其藏血空间与滤血效能便会降低。由此可见,只有让肝脏恢复柔软,才能更好地养血,提升血液的储存量与质量。
肝主筋,筋的状态是肝脏健康的直观反映。当筋变得僵硬、短缩,意味着肝脏的质地也不再柔软。若肝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不仅脾气会变得暴躁,血管、筋肉,乃至其他脏腑都会受到牵连,失去原有的平和。临床上,不少脑溢血案例都与生气有关。虽然突发的大怒可能是直接诱因,但追根溯源,患者平时就容易生气,长期的不良情绪致使血管壁逐渐硬化,最终不堪重负而破裂。
长期坚持疏通肝经,不少女性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脾气变得温和了许多,这正是养血柔肝带来的改变。其实,养血柔肝并非只能依赖药物,人体自身就蕴含着强大的自愈能力。除了疏通肝经,疏通地筋同样能起到柔肝养血的作用。
脚趾作为腿部三阴经与三阳经的交汇之处,通过练习脚趾抓握、转动脚腕,能够同时锻炼六条经络。虽说单就肝经而言,这些动作只是发挥了部分功效,但坚持练习,直至脚趾出现发酸发热的感觉,每天进行一次,肝脏便会逐渐恢复柔软,藏血与滤血功能也会得到增强,进而改善整个肝胆系统的状态。肝脏藏血功能正常,睡眠质量也会得到提升,这就是很多人在练习脚趾抓握后,入睡变得更快的原因。当然,若效果欠佳,也不必灰心,毕竟睡眠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但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仍值得大家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