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章子怡在《卧虎藏龙》中饰演玉娇龙,在拍摄期间休息时,记者给她拍下了这张照片。
1999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卧虎藏龙》剧组正在浙江横店影视城紧张拍摄。在两场武打戏的间隙,20岁的章子怡坐在片场的临时休息区,她仍穿着玉娇龙的戏服,手里捧着一杯热水。就在这个瞬间,一位现场记者按下了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难得的休憩时刻。照片中的章子怡神情专注而沉静,眼神中透着一份坚定,仿佛还在思考着下一场戏的细节。 这个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年轻女孩,此时或许还不知道这部电影将会成为她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章子怡虽然已经在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中崭露头角,但《卧虎藏龙》无疑是她迈向国际影坛的重要一步。当时的她,正面临着演艺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角色。 玉娇龙这个角色的选角过程并不轻松。李安导演在筹备电影时,就特别注重对玉娇龙扮演者的挑选。他需要一个能够完美诠释这个叛逆少女形象的演员,既要有武侠片所需要的英气,又要能展现出角色内心的复杂情感。当时已经在国际影坛小有名气的李安,看中了章子怡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的表现,认为这个年轻演员具有难得的灵气和表现力。 2000年,对于章子怡来说,标志着她步入了另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意味着她的演艺事业迎来了更加国际化的舞台,也标志着她个人艺术生涯的起飞。那一年,章子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演绎了开场歌舞《把春天迎进来》,为观众带来了她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形象。这一亮相,无疑是她迈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一步,尽管这与她未来的电影生涯相比,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但它为她日后的演艺之路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章子怡的事业也迅速向国际市场扩展。同年,她参与了与成龙和克里斯·塔克共同主演的动作大片《尖峰时刻Ⅱ》。在这部电影中,她饰演了一个既美丽又凶狠的女性角色胡莉,这一角色让她成功迈入了好莱坞电影的门槛。尽管这部电影更多是属于成龙和克里斯·塔克的个人秀,但章子怡通过胡莉这个角色展现了她在国际电影中的独特魅力。她的形象不仅仅局限于东方女性的柔美,还拓宽到了更为复杂和多面的角色呈现,使得她在国际影坛获得了更多关注。 章子怡的成功并未止步于此。2000年,她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赢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认可,这部电影不仅成为了全球票房的突破性作品,也让章子怡凭借其精湛的武打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获得了更广泛的国际声誉。她在其中扮演的玉娇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侠,更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角色,她的表现突破了传统女性角色的框架,既有刚强的一面,又展示了柔情的一面。凭借这部电影,章子怡入围了第27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女配角奖,也让她成为了国际电影界的一个新星。 随后的几年中,章子怡的演艺事业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阶段。2001年,她参与了由徐克执导的古装仙侠电影《蜀山传》,在片中饰演了程乐天,进一步展现了她对复杂角色的驾驭能力。同年,她还出演了韩国电影《武士》,在影片中饰演朱元璋的幼女芙蓉公主。虽然这些作品并未如《卧虎藏龙》那样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但它们却为章子怡在亚洲电影界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2年,章子怡继续拓展她的演艺领域,入围了第15届美国儿童选择奖最受欢迎女英雄奖和第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观众票选突破演出奖。这些奖项的提名,不仅是对她演技的肯定,更意味着她在好莱坞的地位逐渐被认可。她的职业生涯如同一列飞驰的列车,一路高歌猛进。 2003年,她在电影《英雄》中饰演了残剑的女仆如月,凭借此角色再次获得了奖项提名,并入围了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以及第8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4年是章子怡演艺生涯的又一高峰。她与金城武、刘德华等人一起主演了古装武侠电影《十面埋伏》,在这部影片中,她饰演了一个为了替父亲复仇而委身于牡丹坊的小妹。这一角色的复杂性,让她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精湛的演技,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紧接着,她还出演了剧情电影《2046》,在影片中,她饰演了一个占有心极强的风尘女子白玲。两部作品都让章子怡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证明了她不仅仅局限于动作片的领域,她在不同类型电影中的表现同样精彩。 2004年,章子怡的事业不断攀升,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帝国》也将她列入“史上百大性感影星榜”,并位列第76位。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她多年来在电影中的不懈努力,以及她在国际影坛积累的巨大影响力。 通过这些年在电影领域的沉淀,章子怡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国际影坛的地位。从她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初次亮相,到参与好莱坞大片,再到凭借《卧虎藏龙》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章子怡的每一步都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无论是在国内外,她的演技和形象都深深烙印在观众心中,成为了华语影坛的一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