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说法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还有就是我母亲她老人家掛在嘴边上的一句话:小洞不补,大洞尺5。 这些俗言俚语,说的是,过去人们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一件衣服往往要穿很久。 所以即使衣服破了个小洞,也要赶紧补上,否则随着日常的磨损拉扯,小洞就会变成难以修补的大洞,衣服也就面临报废的危险。 现在的人,谁见过衣服破了会拿去补呢?除非那件衣服价值连城,主人拿去花大价钱补了,可是,补衣服的钱又能买件衣服了。 这还要是有钱人家,钱用不完了,才去做这样的事,否则,是没有人拿衣服去补的。 别说补衣服了,有些人,买衣服的时候,很喜欢的款式,拿回家,对着镜子试穿时,发现并没有在店子里试穿好,就当是废物,或扔了,或送人了。 现在的人不是不懂勤俭节约、勤俭持家,不会或者是不想补衣服了。这是因为条件好了。第一,现在的经济基础稳固了,生活条件好了,衣服只是选好的,选自己觉得合适的穿了。 第二,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舍得买衣服了。 过去就是两件換洗衣服,来来回回換着穿,衣服哪能经得起经常洗呢,穿得多,洗得多,就容易坏,就得补。 第三,现在基本上都是一柜子衣服,每天穿的衣服不带重复的。有的衣服,一年下来都没穿几次,有的根本都来不及穿,日子就过去了。衣服多了,根本穿不烂,没机会补衣服。 虽然条件好了,不要补衣服了,浪费或者挥霍还是不可取的。必竟,我们手里的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 每一样东西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尽管现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资源丰富,传统的勤俭美德依然有着它不可磨灭的价值,我们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富足的生活中也不要忘记珍惜,不要肆意挥霍、浪费。
过去的说法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还有就是我母亲她老人家掛在嘴边上
月古由美食
2025-03-29 07:20:0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