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特别接地气的例子: 这就如同家里有个败家的亲戚,找你借了50万去做生意,结果

阳鑫生活 2025-03-28 08:30:42

举个特别接地气的例子: 这就如同家里有个败家的亲戚,找你借了50万去做生意,结果全赔光了。这时候你面临两个选择: A. 让他赶紧把剩下的家当卖掉来还钱,哪怕认赔20万。 B. 再借给他30万让他能继续维持,假装他还有挽救的可能。 当年日本银行就选择了B方案,结果这个亲戚拿着新借的钱又赔了,这下总共欠你80万了。更糟糕的是,你因为怕被家里人责骂,又偷偷借给他50万去填补窟窿……最后就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那恶性循环是如何形成的呢? 1. 泡沫破裂:在90年代,日本的房价和股价都腰斩了,很多公司的抵押物价值还比不上欠银行的钱。 2. 企业躺平:反正扩张也赚不到钱,能把现有的贷款还完就谢天谢地了。 3. 银行装死:只要不催债,继续发放新贷款,账面上就显示是“正常贷款”。 4. 雪球越滚越大:那些本该破产的企业硬撑了10年,最后把银行也一起拖垮了。 从现实中得到的教训: 1. 坏账就像阑尾炎,拖延得越久,手术就越危险。 2. 不要用新贷款去掩盖旧的窟窿(中国在2016年搞债转股就比日本要明智)。 3. 银行不是慈善机构,那些该破产的企业早点破产反而能释放资源。 4. 现在银行利用大数据提前预警,这可比当年人工判断靠谱多了。 在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期间,很多国家又出现了类似的苗头:开发商借新还旧、地方政府债务展期、银行假装看不见坏账……这套玩法在30年前的日本就已经被证明是一条死路。核心就是一句话:该割舍的早点割舍,拖着不去处理只会让全体纳税人来买单。循环陷阱 循环困局

0 阅读:19
阳鑫生活

阳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