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彭子佳 当地时间 3 月 2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 25% 关税,相关措施将于 4 月 2 日生效。这一决定标志着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贸易政策的进一步升级,预计将对全球汽车产业链及跨大西洋盟友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白宫发布的公告,25% 的关税将覆盖进口乘用车、轻型卡车及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并将根据实际情况扩展至其他部件。整车关税自 4 月 2 日起执行,零部件关税生效日期最迟不晚于 5 月 3 日。特朗普强调,“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将享受零关税”,并暗示这一政策将成为永久性措施。 针对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框架下的进口车辆,白宫设立了 “美国成分认证” 机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提交文件,仅对非美国产部分价值缴纳关税。这一安排旨在平衡区域供应链稳定与产业回迁目标。 美国汽车工业首当其冲。通用汽车股价在消息公布后盘后跌幅超 7%,福特、Stellantis 等企业股价亦显著下挫。安德森经济集团分析显示,关税可能导致单车成本上涨 2000 至 12200 美元,直接推高消费者购车价格。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汽车需求疲软将引发行业裁员潮,而依赖海外零部件的制造商(如特斯拉)可能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 国际方面,加拿大总理卡尼称此举是对加拿大工人的 “直接攻击”,并暗示将采取报复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批评关税 “损人不利己”,强调欧美汽车供应链深度融合,呼吁通过谈判解决分歧。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出口国也表达了对市场份额流失的担忧。 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重申,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制造业并减少贸易逆差。他特别提及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 10% 关税的 “不公平” 现状,称新政策将迫使贸易伙伴降低壁垒。白宫预计,关税每年将为联邦政府增加 1000 亿美元收入,并推动企业投资回流。 然而,经济学家普遍持悲观态度。美联储将 2025 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 1.7%,警告关税可能加剧通胀压力。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可能因此上涨 4%,家用电器、个人护理用品等商品价格涨幅尤为显著。 此次汽车关税是特朗普政府 2025 年系列关税措施的延续。此前,美国已对钢铁、铝、木材等商品加征关税,并计划于 4 月 2 日启动 “对等关税” 机制。分析指出,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 1930 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多边规则失效可能导致产业链重构加速,新兴市场或将成为新的制造业中心。 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就关税豁免与盟友展开实质性谈判。随着 4 月 2 日大限临近,国际社会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持续升温。加拿大、欧盟等经济体已着手评估反制措施,全球汽车产业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朗普:加征关税!
亚太日报
2025-03-27 21:45:24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