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打“中国牌”讨好美国,学者:问题是,还有用吗?】#学者称西方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3月27日,香港《南华早报》刊文称,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与西方他国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对贸易、安全和俄罗斯等问题分歧严重。但他们认为,“中国威胁”成为彼此间唯一可以达成一致的议题。
“但问题是,西方国家这个时候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文章问道。
对此,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表示,对于G7成员国来说,“中国牌”被视为解决关税、乌克兰问题和对俄政策等严重分歧的一种方式,但也只是无奈之举。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实际上只能依靠打‘中国牌’来缓解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吴心伯称,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日本这么做,可能是为了从华盛顿获得持续的安全承诺。
吴心伯分析认为,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国是否会面临来自西方更大的地缘政治压力,可能取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他解释说:“如果中美关系处理得当,我认为,G7打‘中国牌’的空间将大大缩小,利用‘中国牌’讨好美国、获得美国支持的可能性将降低。”
吴心伯补充说,即使中美关系没有回暖,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对盟友的冷淡态度,仍可能使美国盟友缺乏信心继续挑战中国。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成昊同样认为,尽管欧洲和美国仍然将中国视为西方的“共同威胁”,但这不太可能弥合特朗普任期内G7成员国间的内部分歧。
孙成昊表示,在特朗普上任前,G7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立场就不友好。
他还说,如果欧洲国家认为通过推动华盛顿将注意力转向北京,西方的内部矛盾就能得到缓解,那么它们对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的看法就“过于乐观和简单”了。“也许有一天美国可能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中国,但前提是欧洲必须在经济和贸易问题上对美国做出巨大让步。”
对于中欧关系,孙成昊表示,美欧关系恶化未必能为中国和欧洲国家间关系改善铺平道路,但双方仍有合作的机会,例如关税问题、俄乌冲突,以及其他全球治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