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78岁的李鸿章在天津短暂停歇时期的照片,当时庚子事变已经结束,慈禧连续电令在广州投闲置散的李鸿章北上,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并封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少年时代的李鸿章,怀揣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刻苦攻读,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对北洋海军寄予厚望。然而,旧式军备和腐朽的官僚体系,让清军在这场战争中节节败退。 最终,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这一纸条约,不仅割让了大片国土,还赔偿了巨额银两,更让李鸿章背负了巨大的骂名。 李鸿章黯然告老还乡,回到广州。然而,时局动荡,列强环伺,李鸿章心中始终难以释怀。他虽身在广州,却时刻关注着北京的局势,盼望能再有机会,为国分忧。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被迫逃往西安。慈禧数次下旨,催促李鸿章北上谈判。李鸿章虽然身在广州,但他心系国事,对朝廷的召唤,他无法坐视不理。 李鸿章年事已高,身患多疾,本不该再涉足政坛。但是,国家危难当头,君臣体制下的李鸿章,又怎能拒绝慈禧的召唤?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得拖着病躯,北上谈判。 途经天津时,李鸿章,决定在这里小憩数日。在天津短暂停留的几天里,一位外国记者找到了李鸿章,希望能够采访他。 离开天津后,李鸿章直奔北京,投入到与列强的谈判之中。李鸿章力图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尽量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然而,列强的要求苛刻,谈判的过程异常艰难。 最终,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李鸿章被迫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赔偿了巨额银两,还给予了列强在华的特权。 回到北京后,李鸿章遭到了朝野上下的激烈抨击。人们指责他屈辱求和,出卖国家利益。面对这些指责,李鸿章无力辩驳。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难免遭人非议。这些骂名,他只能默默承受。 李鸿章心力交瘁,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01年11月,他在北京病逝,客死异乡。
1900年,78岁的李鸿章在天津短暂停歇时期的照片,当时庚子事变已经结束,慈禧连
雨后清新阁
2025-03-27 18:26:12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