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狗明明很忠诚,为什么会有“走狗”这词?

狗这么忠诚,为什么人们会用“走狗”来形容。毕竟这是反面词语,让养狗的人听着很不舒服。养狗的人都能感受到小狗对于我们的忠诚

狗这么忠诚,为什么人们会用“走狗”来形容。毕竟这是反面词语,让养狗的人听着很不舒服。养狗的人都能感受到小狗对于我们的忠诚,这也是养狗的人最喜欢的一点。即使全世界都会抛弃你,但你的小狗不会。不管是你富有,还是贫穷。毕竟有句老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全世界对于狗狗的忠诚是有共识的,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反映狗狗忠诚的电影。细数下,有《忠犬八公的故事》、《导盲犬小Q》、《人狗奇缘》、《丛林赤子心》、《白比姆黑耳朵》、《南极大冒险》、《红犬历险记》、《多哥》、《灵犬雪莉》、《一条狗的使命》等等很多。而且这些题材都是各个国家很喜欢拍的。

狗为什么会这么忠诚?狗的忠诚并非是天生的,是在数万年驯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特征。狗的祖先是灰狼,大约在1.5万至4万年前,部分灰狼开始接近人类聚落,以获取食物残渣。之后人们和狗协同作战,获得“协同进化”,灰狼接纳了人们的友好,灰狼也逐渐适应与人类生活。

现在的狼群,本身一直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这都是早期接近人类,才具有的“社交能力”。狗狗喜欢用尾巴表达自己的感情,这都是当时灰狼的特点。摇尾巴、眼神交流。“可爱”和“服从”,都是他们的表现。至于现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审美给柯基犬断尾,其实也是让你失去了狗狗对你表达喜爱的工具。

狗是很聪明的,会主动注视人类眼睛,尤其是瞳孔区域。狗的杏仁核,对人类表情的敏感度远超其他动物。当狗与主人对视时,双方体内催产素水平均会上升。狗还通过观察人类行为学习生存技能。幼犬会模仿主人的进食习惯、社交方式,甚至学会通过“内疚表情”规避惩罚。

虽然狗狗很忠诚,但也有进化失败的。比如哈士奇。能想到不好的词,比如很多不好的词,其实也是说明狗狗的忠诚的表现。

“走狗”一词在先秦就出现了,不过但是还不是这么反面的词语。《战国策·齐策四》记载:“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史记·袁盎鼌错列传》提到:“斗鸡走狗”,描述贵族娱乐活动中的猎犬追逐。《晏子春秋》中亦有“景公走狗死”的记载,说明“走狗”是当时常见的狩猎用语。

当时对于“走狗”这个词,都是指猎犬或与狩猎相关的活动,无褒贬色彩。汉代之后,这个词才有了一些比喻意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的名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提到“博戏鬭鸡,走狗弄马”,仍保留其字面意义,但已开始与权力斗争的隐喻关联。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走狗”的贬义逐渐明确。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使“走狗”一词的负面含义强化。南宋宰相韩侂胄的“狗叫侍郎”事件,讽刺官员谄媚权贵的行为。文人笔下的“走狗”多指向无节操的奴才,如清代袁枚被郑板桥讥为“斯文走狗”。

直到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叛徒都会被骂上几句。其中肯定会有走狗这样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