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则寻亲的消息在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名叫张淑凤的中年女子,正在

雨后清新绿意新 2025-03-27 11:07:12

2014年,一则寻亲的消息在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名叫张淑凤的中年女子,正在急切地寻找自己的生母,她无数次在梦里勾勒生母的模样,无数次踏上寻亲的道路,满心渴望着能与那个赋予她生命的人相见,她不知道生母的名字,只知道她是上海知青,在讷河将自己送养。 张淑凤在养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视她如珍宝,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自己身世的好奇愈发强烈,一次偶然,她从邻居口中得知自己是被收养的,而亲生母亲是多年前下乡的知青,从那时起,寻找生母的念头便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2005年,张淑凤第一次来到上海,这座生母曾生活过的城市,她穿梭在大街小巷,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焦急,四处打听生母的消息,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她与母亲擦肩而过,最终一无所获。 直到2014年,她依然没有放弃,再次借助媒体的力量寻找生母,然而,得到的却是一个让她心碎的消息:生母已于2007年离世,母女俩终究没能见上一面。 时间回到1969年,那是一个知青下乡成为时代潮流的特殊时期,张菊芬本是上海的一名普通女孩,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但一纸体检报告,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未婚先孕了,在那个保守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她不敢面对父母的责备,更无法承受社会的非议,无奈之下,只得选择远走他乡,跟着知青队伍前往黑龙江讷河插队。 到了讷河后,张菊芬拼命干活,试图用忙碌来掩盖内心的慌乱,可随着肚子越来越大,她怀孕的事实再也瞒不住了,同村知青异样的目光和议论声,如芒在背,就在她孤立无援时,同是知青的王中美向她伸出了援手,王中美嫁给了当地农民,便把张菊芬接到家中照顾。 但王中美的婆婆却极力反对,觉得这会给家里带来不祥,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婆婆趁儿子儿媳不在家,将临产的张菊芬赶出了家门,危急时刻,村支书夫妇收留了无助的张菊芬,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张菊芬顺利产下一名女婴。 张菊芬看着怀中的孩子,满心都是无奈与心酸,作为未婚母亲,她深知自己无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经过痛苦的深思熟虑,她忍痛将女儿过继给了邻村一对渴望孩子的夫妇,也就是张淑凤的养父母,临别之际,张菊芬含泪看着熟睡的女儿,将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这最后一眼。 此后,张菊芬遵守承诺,没有去打扰女儿的生活,独自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而张淑凤在养父母的关爱下长大,却始终对自己的身世充满好奇,踏上了漫长的寻亲之路。 尽管最终母女俩没能相见,但在张菊芬艰难的岁月里,王中美的友情相助、村支书夫妇的慈悲为怀、养父母的无私奉献,都为这对母女编织出一张温情的守护网,让我们在这个充满遗憾的故事里,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的亲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息来源:中国历史网2024.3.141969年,上海知青张菊芬到黑龙江讷河去插队)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雨后清新绿意新

雨后清新绿意新

雨后清新绿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