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于和伟大姐得肺癌去世,在大姐的葬礼上,于和伟没有掉一滴眼泪,人们纷纷指责他:“吃姐姐奶水长大的弟弟,冷漠无情,大姐白疼他了。”当网友得知背后的原因,也替他难过……
在中国北方的那个小村庄里,于和伟出生在了一个朴实的农家。家里的墙壁是用土坯砌成的,屋顶覆盖着稻草,尽管简陋,但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家的温暖和爱。
于和伟的父亲是个勤劳的农民,但在于和伟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夺走了他的生命,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大姐成为了这个家庭的支柱,她不仅要在田里劳作,还要照顾年幼的于和伟和他的母亲。
于和伟幼年时曾遭遇一次严重的疾病,这场疾病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在那个医疗条件艰苦的时代,大姐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卖掉家中的一些少有的贵重物品,只为了给于和伟买药,支付医疗费用。
她日夜守在于和伟的床边,用湿毛巾为他退烧,用手工制作的汤药喂他。正是大姐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让于和伟从死神手里逃了回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于和伟在学校里显露出了对文艺特别是表演的浓厚兴趣。每当学校举行文艺表演,于和伟总能在台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惊讶于他的天赋。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姐的支持和鼓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于和伟常常躺在床上,思考着如何才能回报大姐。
高中毕业后,于和伟参加了一个由地方话剧团举办的演员选拔。在众多参与者中,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热情脱颖而出,被选中加入了话剧团。但这意味着他需要搬到城里生活,需要支付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家里本就困难的经济状况让这几乎成为不可能。
大姐没有犹豫,她决定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物品——一架陈旧的二手钢琴。这架钢琴是大姐年轻时的梦想,是她在艰苦岁月里的精神寄托。但面对弟弟的未来,她选择了牺牲自己的梦想。
于和伟目睹了大姐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珍爱的钢琴,这一幕深深烙印在他的心里,成为他日后不断努力、追求梦想的动力。
进入话剧团后的于和伟,面临的不仅仅是舞台上的挑战,更有生活的艰辛。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与他习惯的乡村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他住在一间狭小的租房里,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破旧的衣柜。
每天,他都要早起赶公交,去话剧团参加排练。话剧团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每一个角色都需要竭尽全力去争取。于和伟常常在排练结束后,还要加班学习剧本,练习表演技巧。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于和伟从未想过放弃。他知道,每一个夜晚的努力和汗水,都是为了不辜负大姐的期望。他常常在电话中听到大姐那饱含关爱的声音,问他是否吃好、穿暖,这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无论外界多么艰难,他总有一个温暖的家和一个支持他的大姐。
1999年的春天,大姐被诊断出患有肺癌的消息,像一道闪电劈入了于和伟的生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接到了家乡医院的电话。电话中,医生的声音显得格外沉重。
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大姐却选择了沉默。她坚强地告诉于和伟,她只是小病,让他不用担心,专心在话剧团工作。于和伟心中虽然忐忑,但也只能尊重大姐的意愿。
大姐一个人在村里的小屋中,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她拒绝了昂贵的治疗,只是靠着基本的药物维持。她的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但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痛苦。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在担心于和伟的前途,不想成为他的负担。
大姐去世后,于和伟没有掉一滴眼泪,而是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了演艺事业中。他用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演出,来表达对大姐的思念和感恩。他的演技越来越精湛,逐渐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的资深演员。在每一次接受采访时,他总会提到大姐,感谢她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支持。
于和伟后来解释当时他心里比谁都难过,可是他不想让哥哥姐姐们担心他,所以强装坚强,他希望大姐能够一路走好。
于和伟的故事,最终在网上被广泛传播。当人们了解到他背后的故事后,他们不再指责他的冷漠,反而为他的坚强和执着所感动。他们明白了,真正的坚强,有时候并不是眼泪的流露,而是在悲伤面前依然能够坚持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