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马来西亚在稀土这件事上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回到了中国。起初他们认为手握1600万吨稀土储量,就能换来技术和利润,但现实是,没有技术支持,这堆矿就是废物。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再到西方,他们兜转一圈后才明白:技术才是关键。 一开始,马来西亚发现自家有稀土,挺兴奋,觉得1600万吨是个机会,就找中国合作。中国过去建厂,把矿加工好运回去,合作还算顺利。 但马来西亚不满足于只卖原料,想学技术,中国没同意,他们就关了中国厂,转而找澳大利亚。 结果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提炼的矿质量很差,杂质超标,堆在关丹港没人要。 设备是从中国买的,可效率远不如中国用得好,没办法,只能封矿。 这时他们才发现,日本技术已经落后,美国设备坏了得找中国修,欧盟的机器也用不了多久就坏。 西方靠不住,中国技术遥遥领先,封矿后,他们又去找中国,还是想用资源换技术。 可手里还是那堆没加工的矿,没技术支撑,价值有限。澳大利亚那次合作没带来技术,反而留下一堆问题,现在再找中国,能谈出什么还不一定。 稀土这行当,资源只是基础,技术才是关键。美国当年就是例子,1960年代芒廷帕斯矿产量很高,几乎垄断全球,但技术没跟上,1980年代中国崛起,到2002年美国就停产退场了。 现在美国到处找资源,可技术还是中国占优势。马来西亚当初要是稳住跟中国的合作,或许不至于这么被动。 现在他们再找中国,筹码没变,谈判底气能有多少?稀土市场看着热闹,没技术资源就是死的。澳大利亚那次合作证明西方不靠谱,中国技术也不是随便给的。 马来西亚要想翻身,光靠资源换技术不够,得自己努力。比如拿出资金,跟中国搞联合研发,哪怕先从基础加工技术入手,也比等着强。 1600万吨听着不少,但全球稀土储量有1.2亿吨,他们这点不算稀奇,真要有所突破,还得靠自己。你觉得,马来西亚下一步该怎么做,才能不只是卖原料?
前些天去了一趟中美洲,能更理解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如此焦虑中国。打个比方: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