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发达前10件鲜为人知的往事: 第一,祖上是河南人,明末南迁到福建,后又移居广东潮州。 第二,父亲病逝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辍学,有钱舅舅并没有资助他完成学业,原因不明。 第三,父亲病逝没多久,李嘉诚就和父亲一样患上了不治之症,李嘉诚没钱看病无奈选择自救,居然在一年后奇迹般病愈,期间舅舅依然没有资助他,原因不明。(李嘉诚多年后公开说过,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第四,茶楼打工一年后终于进了舅舅的钟表公司工作,在钟表公司势头正好的时候突然又选择离开,原因依然不明。 第五,因为在五金厂推销铁通业绩出色,李嘉诚被挖到了塑料厂。 第六,在塑料厂干了一年就成为工厂销冠,业绩是第二名整整七倍,老板提拔他为总经理,还分他股份,但他选择了辞职创业。 第七,李嘉诚在舅舅公司打工时,自学完了中学课程,他的办法是去旧书店买旧教材,看完了再卖掉,再用卖掉的钱再买,这就样循环,李嘉诚自学完成了中学学业。 第八,创业时的5万港币,是问叔叔借的一大部分,剩余部分是李嘉诚全家的积蓄,这时候李嘉诚依然没有向舅舅开口借钱,原因依然不明。 第九,打工那家塑料厂的客户上门下订单,但都被李嘉诚拒绝了,李嘉诚的解释是塑料厂老板很赏识他,他离职时和老板有约定,绝不会抢老板原有的客户,这件事让李嘉诚逐渐有了声誉。 第十,李嘉诚和表妹的爱情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舅舅的认可,香港《明报周刊》曾经形容这段感情是“穷表哥和名门表妹”的故事。 李嘉诚曾经说过,自己的成就,10%来自机会和命运,90%是靠自己刻苦打拼,我不是超人,我是靠自己。 这本传记《我不是超人》里写了很多李嘉诚很多不为人知的往事,这本传记非常精彩,尤其李嘉诚主导的数次商战,过程惊心动魄非常魔幻,尤其是以他收购和记黄埔最为神奇,他只付了3000万,就获得了市值60多亿集团的控股权。 一本书不过几十元,一杯奶茶的钱,却能让你看到一位社会精英崛起前的跌宕起伏,绝对超值。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和认知,从而引发自己对人生的深度思考,帮助自己更好的奔向未来。 李嘉诚传 我不是超人
1990年,重庆36岁光棍捡到了一个女婴,不舍吃不舍喝将女孩养大,谁知,养女成年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