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8岁的高晓松在街头遇见算命先生,他问:“我什么时候死?”算命先生说:“35岁。”于是高晓松在34岁最后的一天来到五台山,果然发现了一件惊险的事。 命运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而这个玩笑有时候会成为改变一个人的重要契机。1969年11月14日,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高晓松呱呱坠地。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性格中却又带着一份特立独行。 1987年夏天,18岁的高晓松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消息让全家人都很兴奋,父母决定奖励他一次独自旅行的机会。在当时的年代,能够独自出远门的机会并不多。高晓松选择了青岛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海滨城市,坐上了开往青岛的船。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年轻的高晓松漫步在青岛的街头。这座城市的欧式建筑、蜿蜒的海岸线、清新的海风,都让这个刚刚走出高中校门的少年感到新奇。在一个街角,他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也许是出于年轻人的好奇,也许是想要探寻未来的憧憬,他在那个摊位前停下了脚步。 那位算命先生说出的几件事情,都让高晓松感到惊讶。因为这些预言中确实有一些后来变成了现实。于是,他壮着胆子问出了那个致命的问题:"我什么时候死?"算命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35岁。"这个答案像一颗种子,悄悄地埋在了高晓松的心里。 从清华大学到北京电影学院,高晓松的人生道路走得很顺。他开始创作音乐,《同桌的你》等作品让他成为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音乐人之一。他还创办了自己的唱片公司,开始涉足电影导演领域,他的作品甚至获得了国际大奖。在这18年里,那个算命先生的预言似乎被他遗忘在了记忆的角落。 但是生活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总会在某个时刻收紧。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预言开始时不时地在他脑海中浮现。虽然事业发展顺利,但那个"35岁"的数字,却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这种感觉,在他34岁那年变得尤为强烈。 就这样,一个看似随意的街头算命,成为了高晓松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预言不仅影响了他的心境,更推动着他在34岁那年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前往五台山寻求内心的答案。这个决定,也让他经历了一次足以改变一生的奇遇。 2003年11月13日,正值深秋,高晓松开车来到了五台山脚下。这一天,正是他34岁的最后一天。寒风凛冽,山间已经覆盖着薄薄的积雪,整个山区显得格外寂静。 在山脚下,他遇到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导游。由于山路崎岖,他的私家车无法上山,这位年轻导游帮他找来了一辆破旧的国产吉普车。就这样,高晓松与年轻导游和司机一起踏上了朝圣之路。 五台山的五个台顶,分别是东台、西台、北台、中台和南台,每个台都有其独特的佛教寺庙。其中五爷庙香火最为旺盛,是五台山最具灵验之地。在五爷庙前,高晓松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还即兴唱了一段戏曲,因为传说五爷最喜欢听戏。 当天的朝圣之旅一直持续到深夜。寒冷的山风呼啸而过,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一行三人陆续拜访了东台、西台、北台和中台,最后来到了南台小庙。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寒气逼人。 在南台小庙拜完佛后,高晓松快步走向停在悬崖边的吉普车,想要尽快取暖。当时司机正在不远处方便,车子停在距离悬崖边仅有两三米的位置。由于天气实在太冷,高晓松直接坐进副驾驶,想要发动车子取暖。 就在这一刻,意外发生了。车子突然向前溜动,直直地朝着悬崖方向滑去。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车子离悬崖边已不足半米。千钧一发之际,坐在后座的年轻导游迅速反应过来,跳到驾驶座用力踩下刹车,这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事后才知道,这辆破旧吉普车的手刹出了问题,司机一直是靠挂档来固定车辆。而高晓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将档位挂空,才导致了这次险情。这个惊魂时刻,恰恰应验了那个"35岁"的预言,却因为年轻导游的及时相救而化险为夷。 下山时,高晓松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两人。为了感谢这位救命恩人,他给了年轻导游三千元酬劳。第二天是他的35岁生日,当他驾车返回北京的路上,收到了无数祝福。 这次五台山之行成为高晓松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此后的他开始涉足更多领域,主持了《晓说》《晓松奇谈》等节目,参与制作了《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电影,还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处世变得更加从容淡定,戒掉了烟酒,开始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1998年,18岁的高晓松在街头遇见算命先生,他问:“我什么时候死?”算命先生说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3-26 15:18: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