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3年,毛主席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韶山冲,8岁前在外婆家生活,乡亲们叫他“石三伢子”。 17岁那年,他带着行李走出山村,用五个月时间学完小学课程,考入长沙的师范学校,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他遇到了影响一生的老师杨昌济,也结识了后来的妻子杨开慧。 毕业后,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期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著作,逐渐找到救国方向。 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着队伍上井冈山,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面对敌人的围剿,他总结出游击战“十六字诀”,带领红军突破重重包围,延安时期写下的《论持久战》,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他力主发展重工业,全国建起156个大型项目,为工业化打下根基,到1976年他逝世时,中国人均寿命比建国前翻了近一倍。 毛主席始终保持着简朴作风,一件睡衣穿了21年,补了73个补丁,他把《毛泽东选集》的稿费全部上交国家,坚持不搞特殊待遇。 土地改革让3亿农民分到田地,扫盲运动使上亿人学会认字,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老百姓感受到新中国的不同。 今天的中国能够自主造火箭、建高铁,离不开当年咬牙搞原子弹、修红旗渠打下的基础,他留下的独立自主精神,至今仍在影响这个国家的选择。 您认为,老一辈革命家的哪些品质最值得今天的年轻人学习?
大家可不要小瞧照片中的这名小男孩,他腰间挂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真枪。1944年,正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