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邮差 晨光漫过窗棂时,案头的邮差正在分拣信件。我望着他专注的神情,忽然想起

赵俨谈人啊 2025-03-26 11:18:55

生命的邮差 晨光漫过窗棂时,案头的邮差正在分拣信件。我望着他专注的神情,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那个下午。杜威教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意义不在天上,在脚下。" 邮差将信件分门别类的动作,恰似我们为生命赋予意义的过程。你看那封信躺在"待投递"的筐里时,不过是张印着墨痕的纸片,可当它被送到收信人手中,或许就能成为照亮某个寒夜的星火。生命何尝不是如此?它本是宇宙间偶然的聚合,唯有当我们像邮差般俯身劳作,将希望与爱封入每个日子,才会焕发出独特的光泽。 记得去年游西湖,见雷峰塔下卖藕粉的老妪。她佝偻着背搅动铜锅,蒸汽氤氲中,每张皱纹都漾着笑意。有人问她:"天天做这营生不觉得累么?"她指着湖面上往来的画舫:"看着这些年轻人吃完我的藕粉,高兴兴去看风景,这就是我的风景。"老妪未必读过叔本华,但她用铜锅里的涟漪,为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了温暖的注脚。 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手持莲花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有的盛极将颓。这让我想起王阳明龙场悟道时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生命的意义正如这壁画上的莲花,在每个人的凝视中展现不同的形态。与其像魏晋名士般空谈玄理,不如学张衡造地动仪、李时珍尝百草,让每个脚印都刻下对世界的回应。 暮色四合时,邮差的自行车铃在巷弄里叮当作响。他的帆布包里,既有催缴房租的账单,也有海外游子的家书,还有少年人写给偶像的信。这些轻重不一的信笺,恰似我们赋予生命的种种意义——或沉重如泰山,或轻盈若鸿毛,但都在时光的邮路上传递着人性的温度。 收拾书桌时,发现当年杜威教授的讲义夹里,还夹着半片银杏叶。那是他退休前赠我的礼物,叶脉间写着:"去做生命的邮差,别做意义的囚徒。"窗外的玉兰正在月光下静静绽放,我忽然懂得,所谓生命的意义,原是我们为这个世界写下的无数封未署名的情书。

0 阅读:0
赵俨谈人啊

赵俨谈人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