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船王“卢作孚在重庆家中自杀,震惊全国。他曾带领民生公司完成宜昌大撤退,保住了中国工业命脉。1949年,他毅然将香港的18艘轮船开回大陆,但新中国成立后却遭到批斗。面对查账组质问,他拍桌怒吼:“我连茶叶都只喝高碎!“
抗战胜利后,卢作孚将长江航运的重心转移至上海,以此作为沿海远洋航运的基地。他拓展航线,增设上海至台湾、汕头、香港及南洋的线路,同时开通北洋航线,连接连云港、青岛、天津、营口等重要港口,并在台湾、广州、香港等地设立民生公司的分支机构和办事处。此外,他与金城银行合作筹资100万美元,创办“太平洋轮船公司”,购置三艘海轮,将航线延伸至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日本。如果没有国共内战,他或许能够凭借卓越的航运战略,进一步壮大航运版图,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1907年,14岁的卢作孚以优异成绩完成相当于小学高年级的书院学业,但由于家境贫寒,未能继续接受正规教育。他开始依靠自学,通过补习班或夜校积累文化知识。1914年,21岁的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却凭借自学能力被聘为合川中学的数学教师。
1921年,27岁的卢作孚结束个人奋斗阶段,开始投身社会事业,受川军杨森之邀,担任泸州永宁公署教育科长。他在川南地区推行通俗教育,创办川南师范学校,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主持校务与教学,推动现代教育发展,培养新式师资力量。
1925年,杨森在四川军阀混战中失败,卢作孚的教育事业被迫中断。他深刻意识到,单靠教育难以实现国家富强,仅凭个人力量推进教育救国不仅困难重重,成效也极为有限。32岁的他毅然决定放弃教育事业,投身实业,开始一条更具挑战但更有希望的“实业救国”之路。
1952年2月8日清晨,冬日的寒雾笼罩着山城重庆,空气中透着刺骨的凉意。59岁的卢作孚独自坐在民国路20号的公寓内,端起一杯清水,将整瓶药片一饮而尽。桌上,一张字迹工整的字条静静压着:“公司账目要交待清楚。”这个曾叱咤风云、掌舵民生公司二十余载的“船王”,在这个寒冷的早晨,悄然离世。
故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49年。当时,民生公司最后的18艘轮船停泊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国民党特务虎视眈眈,美国公司代表也带着丰厚的支票上门,开出每艘船2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面对这笔巨额交易,卢作孚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清楚,这些船不仅仅是资产,更是民族工业的命脉,必须开回祖国。
1950年6月,在多方压力之下,民生公司船队终于突破国民党封锁,平安驶入大陆港口。船队回到重庆,等待他们的却不是预想中的鲜花和掌声,而是一场席卷而来的“民主改革”运动。码头上的标语换了,公司管理层重组,办公桌上摆满了崭新的马列书籍,墙壁上贴满了批判大字报。卢作孚和他的员工,逐渐成为被“改造”的对象。
跟随卢作孚多年的老轮机长,在批斗会上被押上台,被指控为“反动分子”。紧随其后的,是针对卢作孚本人的指控,罪名包括“走私”和“贪污”。然而,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卢作孚的家庭生活依旧清贫,员工们私下议论,送文件去他家时,见到夫人仍在补洗旧袜子。面对查账组的质问,他拍案怒斥:“我连茶叶都只喝高碎!”
卢作孚在北碚推动市民自治,组织成立了“北碚市民代表大会”,与传统的官派方式不同,这一大会的代表由市民直选产生。《嘉陵江报》曾报道市民会议的情况,记录了会议决议的多项事务,包括禁止沿街洗晾衣物和饲养敞放牲畜、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设立蓄水池以防火灾,以及统一搭建街道凉棚等。这些措施的出台,既有官方规定的推动,也符合市民需求。对此,卢作孚曾感慨道,中国民众并非缺乏治理能力,反而最能有效解决公共事务。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大量工业物资和人员涌入宜昌,这里成为中国工业核心资源的集中点。然而,长江航运受枯水期限制,能够顺利通航的时间仅有40天。长江水道险峻,运输能力有限,宜昌分公司门前人潮拥挤,秩序混乱。在这一紧急关头,民生公司成为首选。这家企业自1925年创立以来,逐步发展壮大,在长江航运领域屡创纪录。1933年,该公司以低价购入英资公司无法打捞的沉船,仅用两个月就完成打捞和修复。
1935年,成功整合了长江上游的多家本土航运企业,大幅改变了外国公司在长江航运市场的垄断局面。1937年,更是在极端水文条件下创新航行方式,突破了枯水期运输的限制。正因如此,卢作孚在宜昌安抚混乱的人群时,只说了一句“请回去!所有的人明天见!”便成功恢复秩序。
作为民营企业,民生公司在整个西迁过程中承担了巨大责任,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公司117名员工牺牲,76人受伤,16艘轮船被炸沉或失事,69艘船只受损,部分船只被政府用于阻塞水道或被敌军劫持,整体损失的轮船总吨位超过两万吨。
仅1939年,公司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便高达400万元。
1111
留在香港的话,不但是爱国人士,亿万富翁,子孙还能像霍启刚一样。
用户10xxx69 回复 04-17 20:31
象董建华一样,董浩云就是船王。
阿玮
可惜了,没有及时出去
用户10xxx69 回复 04-17 20:30
出去了,又回来。
刘世炜
一代伟人
行者 回复 03-27 14:34
仁杰
两杆大枪
什么时期都不缺乏被愚弄的人群,比如现在被雷军忽悠的人群
一意
如果留在香港像霍老爷子一样也许会好很多
知行合一
你还是没有看清,不要相信你看到的,看看人家出去的多好,现在有钱人也出去啊,因为你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搞你
朝花夕拾
求仁得仁
广州银行生意人卡
好了,刚好60岁,不算短命。只做生意,不多读书和看新闻。船送回来,回香港就好了
用户65xxx18
认知能力决定命运
用户10xxx69 回复 04-17 20:32
决定生死
好大一块砖
那些骂李嘉诚的人,没准多年后他的子孙又要站在路边举着小红花欢迎李嘉诚的子孙来华投资。
拳打南山敬老院 回复 04-19 04:21
那你怕是用永远看不见了
用户10xxx62
可惜了
如水
把人想的太好了。
用户10xxx47
留在香港贡献更大
小鱼儿
亏欠太多
万舞
重庆有条卢作孚路,还有纪念馆、祖居。
笑红尘
眼光决定一切,留在香港,船王就是卢作孚,包玉刚还得靠边站!
用户10xxx69 回复 04-17 20:34
包玉刚的事业还未开始。
地雷
知道就好。
庄稼老头
逻辑思维不清晰,前因后果无交代,时间线段颠三倒四,你还是不要说历史的好。
用户10xxx46
什么时候都不能相信别人,钱在自己兜里才是爷爷。
用户10xxx64
还有这事
用户40xxx73
眼光决定命运的例子
千里江山
留在香港,和霍家一样,百年后盖国旗
用户10xxx73
决定命运是聪明的脑袋
大叔
人傻是没药治
等待也是一种艺术
干嘛要回来?
用户15xxx98
最可惜了!
三哥
肖家卢作孚小学。中学
冷眼旁观
唉!
金易言
自作自受
边际
历史总会误杀,但潮流总是向前的
你往何处去
还是李嘉诚聪明!认知决定命运
用户10xxx03
目光短浅,自作自受
潕水
汝懂得球
沧海桑田
出路,出去才有路,走运,走才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