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周期右手科技,外资 QFII 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随着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披露,QFII 持股动向显现。截至 3 月 25 日,Wind 数据显示,QFII 在 2024 年末持有 40 只 A 股,化工、电子等行业成核心配置方向。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在中国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业绩将提升,A 股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从具体持股情况看,汉宇集团吸引 QFII 机构数量最多,4 家 QFII 机构 —— 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瑞银在 2024 年末新进成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汉宇集团主营高效节能家用电器排水泵研发、生产与销售。
化工股备受 QFII 青睐。阿布达比投资局在减持东方雨虹的同时,新进成为宝丰能源前十大流通股东。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新进卫星化学前十大流通股东,比尔及梅琳达・盖茨信托基金会在减持后又增持卫星化学。
能源股方面,不少获 QFII 加仓。紫金矿业、卫星化学、中国巨石、新集能源、中煤能源是 QFII 增持数量居前的公司。半导体企业也受关注,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康强电子,巴克莱银行有限公司新进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新进上海合晶、必易微前十大流通股东。
在消费电子、通讯等硬件设备赛道,创维数字、超声电子迎来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新进持股;瑞银新进世纪鼎利,还和高盛集团增持日海智能,高盛集团新进路畅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生物医药领域,澳门金融管理局新进华润双鹤前十大流通股东,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小幅减持新天地。
多家外资机构近期表达对中国资产的重视。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称,中国股票估值性价比高,对国际长期投资者吸引力大。海外投资者若进一步进入 A 股,折价率有望收窄,市场空间将拓展。同时,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增强了市场对中国经济转型与长期增长的信心,A 股有望迎来系统性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