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财经热点速览:政策暖风、科技狂飙与全球博弈
国内政策动态
财政部定调2025年“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拟提高赤字率、扩大政府债券规模,重点支持消费、科技与基建。
点评:稳增长信号明确,但地方债务风险仍需警惕。
央行MLF操作新机制落地:4500亿元MLF采用“美式招标”,取消统一中标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
点评:利率分化或加剧银行间博弈,流动性管理更趋灵活。
反外国制裁法配套规定出台:细化反制程序,强化部门协同,应对国际博弈升级。
点评: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法律工具箱进一步充实。
科技与产业焦点
腾讯领投智元机器人,估值150亿元:具身智能赛道热度飙升,华为前高管邓泰华接任法定代表人。
点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但技术迭代与场景落地仍是关键。
蚂蚁开源AI训练技术,成本降20%:国产GPU替代英伟达方案成效初显。
点评:AI普惠化提速,中小企业或成最大受益者。
京东入局具身智能,瞄准家用场景:与腾讯、小米形成“三足鼎立”。
点评:智能家居生态战白热化,C端应用或率先爆发。
市场与数据
证券印花税同比激增58.9%:前两月达238亿元,反映A股交投活跃度回升。
点评:散户跑步入场,但需警惕短期过热风险。
比亚迪净利润大增34%,拟600亿理财:业绩亮眼却“屯粮过冬”,引增长瓶颈猜测。
点评:新能源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阶段。
印尼股指跌破6000点,外资撤离东南亚:美国关税威胁叠加美元走强,新兴市场承压。
点评:全球资本避险情绪升温,中国资产吸引力相对凸显。
国际风云
特朗普预告汽车、芯片关税加征:延续保护主义逻辑,或冲击全球供应链。
点评:贸易战2.0版本更狠,中国企业需“双轨出海”(客户+市场)。
特斯拉市值两天暴涨8000亿:美国政府力挺,反恐部门介入调查针对特斯拉的破坏事件。
点评:科技巨头与政治捆绑加深,地缘风险影响估值逻辑。
印度解禁大米出口,全球米价骤降:瞄准非洲市场,巴基斯坦等出口国受挤压。
点评:粮食安全博弈中,新兴经济体话语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