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简直是军事史上的神作,杜聿明和粟裕根本不是一个量级,那些拿他俩作比较的

晨光微露 2025-03-25 17:25:57

“淮海战役简直是军事史上的神作,杜聿明和粟裕根本不是一个量级,那些拿他俩作比较的,怕不是对战争有什么误解!” 确实,淮海战役的复杂性和精彩程度远超想象,当年连国外的顶级大佬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如今,总有人拿杜聿明和粟裕对比,这真的合适吗? 杜聿明在淮海战役前提出过两个方案。 第一个是先下手为强,当时粟裕率华野在山东,杜聿明想趁华野未准备好主动出击。 但他也不想想,打济南时,王耀武牵制十几万解放军,邱清泉等人都不敢贸然进攻。 现在王耀武败了,粟裕手握近四十万大军,杜聿明此时想打野战,这不是自寻死路? 邱清泉、黄百韬这些人不傻,果断反对,委员长也只能放弃。 毕竟,论打野战,粟裕可是宗师级别的。 杜聿明的第二个方案是放弃徐州,全线退往淮河。 但徐州是交通枢纽,一枪不放就拱手相让,不仅会让人心惶惶,还会让我军顺利会师,获得更多优势。 相比之下,死守徐州依靠铁路补给或许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在淮海战役前,还有个小战役值得一提。 当时中野为配合粟裕攻打黄百韬,计划攻打郑州吸引邱清泉。 中野四个纵队参战,可除了陈赓纵队,其他三个纵队装备极差,第九纵队甚至很多人拿着大刀长矛、木棍。 但第九纵队司令秦基伟没有抱怨,他通过分析判断郑州守军会逃跑,于是设下埋伏。 结果正如他所料,郑州守军一头扎进包围圈,九纵以极小的伤亡大获全胜,不仅声名远扬,还实现了装备大换血。 后来,秦基伟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再次大放异彩,带领部队打出了国威。 他用实力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

0 阅读:544

猜你喜欢

晨光微露

晨光微露

晨光微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