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成侯传》注释及白话译文 原文 容成侯金烱者,本蜀郡严道人。附山而居,同族中多见摉采。其先因秦时调发诣尚方输作,世苦之,乃诫子孙易其服色,必以清厉自进。后徙居上洛,会郡中卢生、范生皆传修鍊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上闻而噐之,召见,嘉其鉴局,且谓毫髪无隠,屡顾之。歴试台阁,号为明捷。挟奸邪以事上者见之胆栗,輙自披露。至于妇人女子媚惑之态,亦不能掩也。其察之如此,是虽造物无私,圎方不碍,然疵陋者终恶忌,积毁于上,以为背面不相副。烱亦自病于狭中,不能以尘垢混其迹也,竟被摈斥。后亟有月蚀之变,时宫中漏下数刻,上临轩念其规益,复召俾其道所以然者,扣之响应不疲,上异焉,令以容成侯奉朝请。而宗人●别于广陵者,●饰求进,䧟为轻薄于权戚中,或抚然自喜,则狎玩不厌,至或被以组绣,盖其俯仰取容,虽穿鼻服役亦无耻耳。既稍进,烱又鄙其为人,廼复以谗废,归老于家。太史公曰:烱之逺祖当轩辕时,以化服祝融氏,得荐于上,能强记天象地形,草木虫介万殊之状,皆视诸掌握,盖其术亦规模于洪范耳。物恠遇之,莫不喘息自废。后益亲幸,上晨兴必先至,则与冠冕者偕进,号为夀光先生,不名也。子孙稍下衰,然流寓太原者始尚●,亦以精鍊见重。观烱虽任用兢兢,唯恐失坠,不善晦匿,果为邪丑所疾,几不能免。噫!大雅君子,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难哉! 注释 1. 容成侯:封号,暗喻镜子。容成氏为传说中黄帝史官,此处借指能鉴照万物。 2. 金烱(jiǒng):金,金属;烱,通“炯”,明亮。指铜镜。 3. 蜀郡严道:古地名,今四川荥经县,秦代以产铜著称。 4. 尚方输作:被征调至尚方署(皇室器物制造机构)服役。 5. 清厉自进:以清廉刚正的态度自我要求。 6. 卢生、范生:泛指方士,暗喻镜子的铸造工艺。 7. 砥磨以致用:通过磨砺才能发挥作用,暗喻铜镜需打磨。 8. 鉴局:指镜子的成像格局,即清晰度。 9. 台阁:汉代指尚书台,代指朝廷机构。 10. 月蚀之变:比喻镜子出现瑕疵或裂痕。 11. 奉朝请:给予闲散官职,享受朝会待遇。 12. 组绣:华丽的丝织品,指镜子被装饰。 13. 轩辕、祝融:黄帝与火神,象征上古文明。 14. 洪范:《尚书》篇名,含五行理论,暗喻镜子的制作遵循自然规律。 15. 夀光先生:尊称镜子能照见寿命之光。 白话译文 容成侯金烱,本是蜀郡严道人,家族依山而居,族人多被开采(暗喻铜矿)。其先祖因秦朝征调至尚方署服役,世代以此为苦,便告诫子孙改变“服色”(暗喻材质),务必以清廉刚正自勉。后迁居上洛,恰逢当地卢生、范生传授“修炼之术”(暗喻铸造工艺),相互协作,经磨砺终成可用之器(镜子)。皇帝听闻其名,召见后赞赏其“鉴局”(成像清晰),称其能“毫发无隐”,多次眷顾。金烱在朝廷任职,以明察敏捷著称,奸邪之人见之胆寒,妇人媚态亦无法掩饰。虽天地无私,方圆无碍,但瑕疵者终被厌恶,有人诋毁其“背面不相副”(表里不一)。金烱因性格耿介,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终遭排斥。 后来宫中发生“月蚀之变”(镜子出现裂痕),皇帝深夜临轩,念其曾有规谏之功,复召询问缘由。金烱应答如流,皇帝惊异,封其“容成侯”并给予虚职。其族人有流寓广陵者,以华丽装饰攀附权贵,或自鸣得意,甘受玩弄,甚至被披上绸缎(暗喻镜子被当作玩物)。金烱鄙视其为人,又遭谗言,终被罢免归家。 太史公曰:金烱远祖在轩辕时代,以“化服祝融氏”(暗喻高温熔炼)得荐,能记天象地形、万物形态,其术源自《洪范》。怪诞之物遇之,莫不折服。后世子孙渐衰,但流寓太原者仍以精炼技艺受重用。金烱虽谨慎为官,却不懂隐晦,终遭嫉恨。唉!大雅君子既明且哲以保身,何其难哉! 解析 本文以镜子拟人,借容成侯金烱的遭遇,隐喻正直之士在污浊官场的困境。文中“鉴局”“毫发无隐”等词双关镜子特性与君子品格,“月蚀之变”象征小人谗毁,结尾感叹“既明且哲”之难,表达对坚守正道者的同情与对世风的批判。
《容成侯传》注释及白话译文 原文 容成侯金烱者,本蜀郡严道人。附山而居,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4 11:01: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