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更迭,润日群体发生的巨变。
宅东的移民
2025-03-22 16:04:39
“日本不是底层才去的吗?
能不能跟旅游团过去,然后就住在那边了?
有钱,谁还去日本啊!”
别意外!这样的电话我隔三岔五就要接一通![失望R]
这些词儿哪来的?冤枉我们没有?为什么总有人觉得,日本是底层人民的天堂?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到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刚刚大开的时候,多少有志青年隔着东海一望,一眼就望到了新世界——
他们在日本经济泡沫吹上天的时代,
用福清人的捕鱼技艺 征服筑地市场,
用上海爷叔的机智 指挥工地夜晚的运输
这些"平成打工者"缔造了独特的闭环生态:
语言学校成为新式"猪仔馆",劳务中介化身现代"卖身契",横滨中华街的关帝庙前,香烟缭绕中尽是乡愁啊[哭惹R]
苦吗?太苦了!没日没夜的打工,贩卖的都是时间和劳动力!
但你先别着急心疼,要知道当时有多少人在日本“拼命”,就有多少人在日本“发财”——
80年代的上海,月薪是100元,而与此同时的日本,日薪是1000元
一天能赚原本10个月的工资啊![黄金薯R]
多少人砸锅卖铁、借了几万块,全家出一个劳动力,飞到日本、抡起袖子就是干,就是为了给家里挣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赚不到的钱
而现在,日本经济泡沫时代早已过去,日本的最低时薪来到了平稳的1054日元[吃瓜R]
现在再跟着旅游团黑去日本,恐怕会有种被诈骗的感觉——
一个人东躲西藏,只能做不需要日语的苦力活,那日子真不如在国内三四线城市...
所以底层为什么不去日本了?因为人家不傻![捂脸R][捂脸R]
这也是为什么、2020年代的新移民,早就不是以前的穷小子了!
“中国人买空日本” “文京区爆改日本海淀” ...
只要看过中日相关的热点,你很难不发现,中国人在日本做出的动作,门槛越来越高
再也不是在高田马场到处找活干;又或者因为不会日语,被日本人欺负...[再见R]
现在的这群新移民啊:钱包硬、骨气硬
图的不再是打工赚钱,而是全家身份福利
这种代际差异恰似东京湾的潮汐——当老移民还在计算退潮时搁浅的渔船,新移民已驾驶快艇冲向下一个浪头
所谓的"刻板印象",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倒影
就像大阪市长平松邦夫15年前那场争议决策揭示的:排外与包容的博弈中,永远存在超越偏见的第三种可能
0
阅读:3
月野兔的猫.
中国的底层去日本 感觉比较好 除了免费能拖家带口享受日本低保福利 更重要的是仿佛实现了阶级跨越 从农村一下子变成了海外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