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警惕!牙齿从剧痛到不痛,可能不是自愈,而是……

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我这颗牙是不是没救了?是不是神经死了?”牙髓坏死,其实就是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失去了活力。它可能

经常有患者问:“医生,我这颗牙是不是没救了?是不是神经死了?”

牙髓坏死,其实就是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失去了活力。它可能静悄悄地发生,也可能在经历一番“折腾”后才安息下来。那作为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

声明在前:这篇科普文旨在帮助大家理解相关症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临床检查与诊断。如果怀疑自己的牙齿有问题,务必、尽快去看牙医!

牙齿“死亡”前的迹象

牙髓,住在牙齿最中央的髓腔里。它很脆弱,一旦被细菌严重感染(比如牙髓炎)、遭遇猛烈撞击(外伤),或受到其他不可逆的损伤,就可能慢慢坏死。

可以对照下面几点,看看自己的牙齿有没有这些表现:

1、从痛到不痛

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误读的信号。

很多人之前可能经历过一阵阵剧烈的、自发的疼痛,尤其是晚上平躺时加重,喝冷饮或热水会诱发剧痛,甚至疼得半边脸和头都跟着跳。

突然某一天,那种难以忍受的剧痛消失了,牙齿安静下来。很多人会松一口气,以为是“自己好了”。

但从医生视角来看,这往往是牙髓从“急性炎症”转向“坏死”的标志。汕头口腔医疗中心医生表示,剧烈的疼痛是牙髓在发炎、在求救。当它彻底坏死后,神经传导功能丧失,自然就感觉不到疼痛了。但这并不是康复,而是病情进入新阶段的信号,细菌正在坏死的牙髓里“安家”,并可能向牙根下方的骨头渗透。

2、牙齿变色

健康的牙齿是透着淡黄的象牙白,有光泽。而一颗失去活力的牙齿,会逐渐变成灰色、暗黄色,失去原有的光泽和通透感,看起来“死气沉沉”。

这是因为牙髓坏死分解后,会产生一些有色物质,逐渐渗透到牙齿的硬组织里,就像从内部给牙齿染了色。

这种变色通常是缓慢的,可能发生在牙齿受伤后的数月甚至一两年。如果发现一颗牙齿(尤其是受过伤的前牙)颜色明显和旁边牙齿不一样,变得灰暗,就需要高度警惕。

3、牙龈上长包

这个包医学上常称为“瘘管”,是牙髓坏死继发根尖周炎的典型表现。一般表现为在问题牙对应的牙龈上,鼓起一个白色或红色的小包,看起来像青春痘。

这个包可能反反复复出现,有时会自己破溃,流出一点脓液或血水,然后慢慢消肿;过一阵子又鼓起来。用手按压时可能会有咸涩的分泌物溢出。通常不太疼,或者只有轻微的胀痛感。

这个脓包其实是一个“泄压口”。牙髓坏死后的细菌在牙根尖端处聚集,导致根尖周围的组织发炎、化脓,脓液需要排出通道,于是在牙龈上开辟了一条小路。切记不要自己用手去挤! 这只是表象,问题的根源在牙根深处。

4、对冷热刺激没感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个简单的小测试:

用一小块冰,或者用冷水,单独去接触怀疑有问题的那颗牙,同时对比一下旁边健康的牙齿。

健康的牙齿会感到一阵清晰、尖锐的酸冷感,而那颗“死牙”则可能毫无反应,或者感觉非常迟钝。

牙髓神经负责感知外界的温度变化。它都坏死了,自然就无法向大脑传递信号了。但要注意,有些特殊情况,比如牙髓只是部分坏死,反应可能不典型,所以这个测试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5、咬合感觉不对劲

当用怀疑的牙齿咬东西时,会不会感到一种沉闷的、异样的感觉。不是尖锐的刺痛,而是一种酸胀、无力、好像牙齿有点“飘”的感觉。

这通常意味着炎症已经从牙髓扩散到了牙根尖周围的组织(根尖周炎)。咀嚼时产生的压力会刺激到发炎的根尖周组织,从而引发这种不适。

上面提到的几点,大多是有明显症状的。但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牙髓坏死是完全没有症状的!

牙齿不疼、不变色、牙龈也没起包。可能只是在例行口腔检查,拍摄X光片时,医生意外发现牙根尖有异常的阴影,才把这个“潜伏者”给揪出来。所以,定期口腔检查非常重要。

如果牙髓真的坏死了,怎么办?

别担心,现代牙医学有非常成熟的治疗方法:根管治疗。

医生会将牙齿内部坏死的、充满细菌的牙髓组织彻底清理干净,对根管系统进行消毒,然后用特殊的生物材料把根管严密填充起来。

这颗牙齿虽然失去了牙髓,没有了神经和血管,但它依然能牢固地留在牙槽骨里,继续行使咀嚼功能。

牙齿不会说话,但它会用各种方式发出警报。读懂这些信号,是保护牙齿的第一步。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自己的牙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