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铜锣井:四兴村的生命之泉 在桐梓县新站镇四兴村,有一口远近闻名的水井——铜锣井。

铜锣井:四兴村的生命之泉 在桐梓县新站镇四兴村,有一口远近闻名的水井——铜锣井。它不仅是村民生活的水源,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流传着动人的故事,见证着村庄的兴衰变迁。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兴村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数月无雨,烈日炙烤着大地,田土干涸,稻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就连平日里涓涓流淌的桥沟河也干涸见底。村民们四处寻找水源,可方圆数里内的水井都已枯竭,大家只能到十几里外的山坳背水度日。路途遥远,取水艰难,许多人家甚至要全家出动,轮流背水,可依然难以满足日常所需。孩子们干渴得嘴唇干裂,老人们望着干涸的田地唉声叹气,整个村子笼罩在绝望的阴影中。 一天夜里,村里一位善良勤劳的年轻人阿福,在睡梦中梦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神仙。老神仙告诉他,村西的山脚下有一处地方藏着水源,只要在那里深挖,就能找到救命的泉水。但挖掘时会遇到重重困难,只有心怀善意、不畏艰辛的人才能成功。阿福醒来后,对梦中的情景深信不疑,他决定按照老神仙的指引去寻找水源。 第二天清晨,阿福把梦中的经历告诉了村民。起初,大家半信半疑,但在这绝境之中,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于是,阿福带领着村里的青壮年,扛着锄头、铲子等工具,来到村里现在广场下面的那块地。他们选定老神仙指示的位置,开始挖掘。一开始,挖掘还算顺利,可挖到三尺深时,坚硬的岩石挡住了去路。大家没有放弃,轮流挥动着工具,一锤一锤地敲打,一寸一寸地掘进。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手掌磨出了血泡,可没有一个人喊累。 就在大家精疲力竭之时,阿福不小心挖到一块奇怪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没人能看懂。正当大家疑惑之际,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只巨大的黑色怪鸟从乌云中俯冲而下,张牙舞爪地扑向众人。村民们吓得惊慌失措,纷纷四散躲避。阿福却毫不畏惧,他捡起地上的锄头,勇敢地冲向怪鸟。怪鸟被阿福的气势所震慑,在他头顶盘旋几圈后,不甘心地飞走了。 怪鸟飞走后,大家继续挖掘。又挖了许久,依然没有见到水的踪影。有些人开始动摇,想要放弃,阿福却鼓励大家:“老神仙说过,只要坚持,就能找到水源。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在阿福的鼓舞下,大家重拾信心,继续挖掘。 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传来一声欢呼:“有水啦!”只见井底涌出一股清泉,清澈的泉水咕嘟咕嘟地往上冒。村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围拢过来,用手捧起泉水,一饮而尽。这泉水甘甜可口,滋润着大家干渴的喉咙,也让大家看到了生的希望。 泉水越涌越大,很快就形成了一口水井。可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一位好奇的村民往井里扔了一块石子,只听井里传来“嗡嗡”的声响,宛如有人在敲响铜锣,声音悠扬悦耳,余音缭绕,经久不息。大家都惊呆了,又试着往井里扔石子,每次都能听到铜锣般的声音。从此,这口水井便被村民们称为“铜锣井”。 自铜锣井出现后,四兴村的旱情得到了缓解,村民们用井水灌溉农田,庄稼重新焕发生机,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多年来,铜锣井一直是四兴村的生命之泉,无论遭遇怎样的干旱,它的井水始终源源不断。它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生活用水,还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成为了四兴村的象征和精神寄托。如今,虽然村里通了自来水,但铜锣井依然是村民心中的珍宝,承载着他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