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做个预言,付费上班的时代很可能就要来了。前两天,看到一个有点离谱的事儿,有人

岚岚看商业 2025-03-14 18:21:09

大胆做个预言,付费上班的时代很可能就要来了。前两天,看到一个有点离谱的事儿,有人在二手市场上用 3 万块钱把自己的工作给卖了。不清楚这是真事儿还是个段子,但作为就业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以后有些班还真得先付费才能上。 其实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发生了。我一个留学生的妈妈,经营家族企业,她就希望用几十个 W 的预算,看看能不能帮她女儿找到一个券商的工作,也不图挣钱。那图什么呢?因为她觉得闺女差不多到适婚年龄了。进券商能让她有更大的概率接触到一些精英男性。至于工作业绩什么的,也不用孩子担心,家里就帮她解决了。反正家族资产本来也需要配置,在哪儿买不是买呢?英国的游子们可以说说身边这样的情况多不多? 包括这几天被很多人记住名字的周冠宇,其实也是一个例子。有人说,F1 车手比宇航员都稀缺。因为全世界就只有 20 个,那凭什么小周能拿到一个呢? 除了自身能力以外,也得益于他自己有带资进组、拿到上千万美金赞助的实力。当然,这绝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买来的,因为排着队想买的人多了去了。但是真正懂车的都知道,小周的优秀有多么难得,有他这种家庭背景的人,很少能吃得了他这个苦。 古话讲,见微知著。这些案例的背后,一方面是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会让人类作为碳基生物成为生产力的累赘。大家可以看看最新的小米汽车工厂,现在里面还有没有供应链,这个趋势也不用看就业数据。我们就盘一下自己家里是正经上班的多,还是在家待着的多。虚拟现实的技术,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像在《头号玩家》的电影中一样生活,以后打工人可能才是稀缺物种。 另一方面,一些工作也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一个人链接社会的渠道和获取尊重的方式。设想一下,在一个平行世界里,那个留学生和周冠宇,如果他们不愿意为上班花钱,那么他们是不是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待在家里的富二代?虽然一辈子也衣食无忧,但他们可能也就没有办法认识更优秀的人,把热爱变成工作、收获自己的粉丝,或者对某个行业产生影响,甚至为国争光了吧? 所以付费工作买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有人愿意购买一些经营管理类的游戏,甚至有人会愿意购买模拟卡车司机送货的游戏一样。那大家有没有想买的工作,也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0 阅读:5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