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感受亲人死亡的苦痛,理解生命意义

谷梦评文学 2025-03-13 15:14:48
死亡是所有人的归宿,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亡好像距离我们还极为遥远,我们无法体会到它对于我们生命的影响。直到有一天,直到我们身边最亲爱的人离我们而去,这时我们才会真正认识死亡,真正感受到死亡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才会真正感受与我们密切联系、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感受到死亡背后更多的情感,才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死亡所带来的人生洞见 . 皮皮,发表过多部小说、散文作品的作家,她的新书《拉着你的手从黑夜一直走到春天》与我们读者见面了。在这本书中,作者就是为我们讲述着关于死亡的感想,让我们通过她的亲人,她的妈妈、舅舅、爸爸从生病到去世完整过程的梳理,了解亲人的人生经历,也理解了亲情所产生的羁绊,更理解了死亡所包含的一切 . 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当我们阅读着如此沉痛文字的时候,我们也会陷入的那种阴郁的情绪之中,毕竟死亡本身就是一件沉痛的事情。但作者在讲述之中并没有为沉痛而沉痛,并没有拓展着这种沉痛的边际。作者只是在不断挖掘着死亡背后的深意,让我们能够跳脱出死亡感受到更多的情绪价值 . 比如在妈妈的死亡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那个坚强、沉默而又有主见的女性形象。她查出癌症之后,当家人告诉她只是严重一点胃炎的时候,妈妈欣然接受,并且在这种谎言之中淡然的生活着。正是这样的乐观情绪让母亲比医生的预计多活了两年多的时间 . 母亲为什么会如此的淡然呢?作者也通过走进母亲的人生去深挖着母亲的性格,通过无数的细节带所有的读者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位女性形象,当然也让我们通过对于这一形象的阅读能够去理解自己的母亲,去理解自己母亲的性格,也同样对于亲情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 . 父亲呢?这是截然相反的另外一面,父亲在母亲生病期间突然确诊,之后父亲就要求用最好的药维持着最好的治疗。而这是父亲对于生命的向往,是对于未尽人生的追寻,父亲还没有活够,父亲还有着大量的事情要做。但就是在这样的现代医疗条件下,我们却看到了父亲只能在药物的副作用下痛苦的挣扎,最终仅仅在生病三个月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 舅舅呢?他表现的则更为另类。当他生病住院之后,他选择不再进食,以一种决绝的方式主动离开了人世 . 本书在我们阅读过程中,除了感受作者对于亲情的深入洞察之外,更是对于生死的探索。值得送给每一个当代读者阅读,让我们在亲人健在时候能够感受到那种亲情的力量,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后悔终生,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通过阅读揭开了死亡的真相,正确认识死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