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道•百年國際現當代藝術大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館展出 2025年3月8日,藝術家、策展人童雁汝南導覽 這是一個文明衝突、戰爭頻仍、社會撕裂的世界,惟有藝術才能彌合併鏈接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情感 此展系統梳理100多年以來世界近現代藝術發展史,結合中國現當代藝術發展,全面呈現重要流派代表性藝術家作品,我涉及10余個國家、50個現當代藝術流派的87位藝術家,包含繪畫、雕塑及裝置藝術,其中包括塞尚、畢加索、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賈科梅蒂、莫蘭迪、弗洛伊德、杜布菲、常玉、趙無極、蔡國強、徐冰......為觀眾奉上一場跨越百年的世界現當代藝術饕餮盛宴 展覽分為“像中之象”“物象之華”“寰宇之間”三大板塊,分別對應具象、物象、抽象三種藝術類型,試圖從東方視角重新讀解世界藝術史,探討未來100年世界藝術史向東方智慧融合發展的新的可能性 在“像中之象”板塊中,以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為展覽開端,集中展示納比派、野獸主義、德國表現主義、立體主義,1945年之後法國、意大利、英國、美國等國家藝術家反抗“僵化的形式主義”而產生的具象藝術潮進行梳理,後來的波普藝術、照相寫實主義、新表現主義等具象藝術運動;以及哈勒姆文藝復興、女性主義第三次浪潮等各種群體發聲的嘗試。巴黎畫派,新萊比錫畫派等地域性畫派。 此展同時展示現代藝術運動背景下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常玉、傅抱石、李可染等中國藝術家對本民族傳統的創新和改革開放後的新繪畫 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世界的模仿與觀照,描繪世間萬物的形象,喚起形象所承載的記憶、情感、精神。藝術家從具體可感知的表象中的“像”,尋求一個更內在而整全的秩序中的“象”,大象無形的“象”。“象”於有形與無形、形而上與形而下之間,不斷疊合,呈現出通達萬物的共相。這種有限到無限的昇華,蘊含著破“像”顯“象”的“格物精神”。真實世界的形、色、光組成的視覺秩序,穿越理性與感性的分界,在具象繪畫中交融與回響,指向像外的無盡世界,描繪了生命體圓滿理想的狀態。這是東方文明獨特的世界觀、生命觀和審美觀 在“物象之華”板塊中,展出集成藝術、原生藝術、歐洲新現實主義、動態藝術、過程藝術、極簡主義、大地藝術、中國85新潮美術和觀念藝術等藝術流派的作品,探討觀念藝術的解構性,無論具象或抽象的可能性都已經被窮盡了。對藝術概念本身的質問轉向物質研究,藝術家更加關注感性生活世界,試圖探索對世界的全新理解。 在“寰宇之間”板塊中,展示包豪斯時期的抽象繪畫、巴黎無具形藝術、1945年後西班牙的抽象藝術、美國抽象表現主義、日本具體派、中國抽象藝術等流派的作品。探討抽象藝術依於“秩序之源”,是宇宙萬物秩序的源頭,觸及深層的宇宙法則,具有普遍性和永恆性。 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在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藝道”窺見100多年世界藝術史的“道路”,呈現100多年人類偉大視覺生產。 藝道的“道”,也寓意宇宙萬物共有的秩序。人類有著共同的文明溯源,有著共同的原始情感,也有著共同的未來願景。 紛繁的視覺藝術蘊藏著人類更深層的內在一致性。透過文化藝術這一法門,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真、善、美,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感性認知和美好願景,可以預見東方智慧之光將照亮人類社會未來100年的前行方向 類似規模和水準的展覽往往需數年才能完成,策展團隊在幾個月內完成如此高質量的展覽,展示了非凡的專業能力和推動東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堅定信念。通常現當代藝術引進外展僅僅通過與一家或幾家海外博物館或美術館合作直接進行項目引進,而本次展覽與數十家機構合作,共計匯集全球約4000件重要藝術作品的遴選成果,梳理50個藝術流派,呈現策展人清晰的學術觀點。 據悉,此展將持續至今年4月10日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