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进口中国风电叶片,力求能源自主 3月7日下午,一艘大型货轮缓缓驶离中国南通通州港,船上装载着48片专为风力发电设计的大型叶片,目的地直指立陶宛。这一举动标志着立陶宛在风力发电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意在减少对外界能源的依赖。 此前,立陶宛为彰显对欧洲的“忠诚”,毅然决然地与俄罗斯切断了电力连接,转而加入欧洲电网。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当时对俄罗斯的态度颇为强硬,但此举也导致国内电费飙升,民众怨声载道。面对高昂的电费,立陶宛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能源解决方案,风力发电计划应运而生。 从通州港到立陶宛,海运时间通常需要约30天。然而,由于立陶宛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中转需求,实际运输时间可能有所延长。此外,货物到港后的清关流程也至关重要。若能与当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清关时间可缩短至1-2天;若需通过代理报关,则可能面临3-7天甚至更久的等待。加之海上不可预测的天气因素、海上管制及港口拥堵等情况,整体运输时间可能还需额外增加5-15天。 立陶宛此次的能源转型之路显得颇为曲折。为了迎合外界,盲目切断与俄罗斯的电力联系,如今却陷入能源困境,不得不寻求自主发电之道。一个国家的能源战略应当基于自身国情和实际需求,而非盲目跟风。希望立陶宛能从此次经历中汲取教训,未来在制定能源政策时,能够更加审慎地考虑民众的实际利益。
立陶宛进口中国风电叶片,力求能源自主 3月7日下午,一艘大型货轮缓缓驶离中国南
畅意说事说社会
2025-03-10 09:19:37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