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义,由中国海军说了算。 令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海军055型导弹驱逐舰“遵义”舰率领的编队(包括054A型护卫舰“衡阳”舰和903型补给舰“微山湖”舰)于2025年2月至3月期间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展开了一系列航行和演训活动。以下是此次行动的具体计划与相关背景的综合分析: 一、航行路线与时间线 1. 初始阶段:东南亚至珊瑚海 - 编队于2月2日穿越菲律宾南部的民都洛海峡进入苏禄海,随后经巴西兰海峡进入苏拉威西海,再穿越望加锡海峡进入爪哇海。 - 2月7日至11日期间,编队通过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并向东航行穿越帝汶海,于2月12日进入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珊瑚海海域。 2. 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南下 - 2月13日起,编队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南下,距离悉尼最近时约150海里(约276公里),并在塔斯曼海(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之间的海域)进行了实弹演习,包括部署浮动靶标、调整航行阵型等。 3. “环澳航行”与后续调整 - 至3月初,编队已航行超过1万公里,覆盖澳大利亚近三分之二的海岸线,包括西澳大利亚州珀斯附近海域。 - 3月6日,编队驶离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转向北上印度洋,可能放弃原计划的完整“环澳航线”,转而威慑印度洋区域或经马六甲海峡返航。 二、行动目的与战略意图 1. 远海实战化训练 - 此次航行被明确标注为“远海实战化演练”,旨在提升中国海军在复杂海域的综合作战能力,包括反舰、防空、反潜等科目。 - 055型驱逐舰作为编队核心,搭载“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射程1500公里),展示了反航母和区域拒止能力。 2. 战略威慑与外交信号 - 回应澳大利亚的南海挑衅:2025年2月,澳大利亚P-8A巡逻机侵入中国西沙领空,中方通过歼-16战机驱离。此次中国军舰抵近澳大利亚海域被视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传递对等威慑信号。 - 打破“五眼联盟”情报优势:编队航行全程未被澳大利亚及其盟友提前侦测,暴露了澳方情报与防御漏洞,削弱了其区域主导权叙事。 3. 常态化远洋存在 - 中方专家强调,此类行动符合国际法,是海军正常训练的一部分,未来可能更频繁出现在南太平洋,逐步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军远洋行动的认知。 三、澳方反应与国际影响 1. 澳大利亚的“矛盾表态” - 澳国防部承认中方行动合法,称“不构成威胁”,但同步加强了对中国舰艇的监视。 - 媒体与部分政客渲染“中国威胁论”,批评政府未能有效应对,并质疑澳军能力及AUKUS联盟(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的可靠性。 2. 区域战略格局变化 - 此次行动被视为亚太地区“攻守之势扭转”的标志。中国通过军事存在与外交喊话(如批评澳大利亚限制中国AI技术),展示了综合威慑能力。 - 美国未对中方行动公开表态,引发澳媒担忧“孤军作战”,凸显美国在盟友支持上的选择性。 四、后续动向与潜在影响 1. 返航路径选择 - 若编队经印度洋返航,可能访问巴基斯坦并进行联合演习,强化中巴军事合作;若经南海返航,则进一步宣示对关键航道的控制力。 2. 对中澳关系的长期影响 - 中方行动或促使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更加谨慎,但短期内可能加剧双方军事对峙。中澳经贸关系回暖与安全博弈并存的局面将持续。 此次中国海军编队的行动以实战化训练为核心,兼具战略威慑与外交博弈意图,通过展示远洋作战能力和区域存在感,回应了澳大利亚在南海的挑衅,并测试了美国盟友体系的可靠性。未来类似行动可能常态化,进一步推动亚太安全格局的演变。
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义,由中国海军说了算。 令国人扬眉吐气的中国海军055型导弹驱
冰彦与趣事
2025-03-09 10:24:12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