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之畔的盆地锁钥——邓州

山河言究 2025-03-06 16:46:29
🌕邓州古城位于南阳盆地西南缘,北倚伏牛山余脉,南接江汉平原,东连桐柏山屏障,西控秦巴山地门户。城北湍河呈“玉带环腰”之势,南门背对伏牛山主峰老君山,形成“背山靠水”格局。邓州自古兼具“水陆通衢”与“膏腴之地”的双重优势。既是中原王朝南控荆襄的跳板,也是北方铁骑南下江汉的必经之地。 🌕西周时期,邓州为邓国封地,楚文化在此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灭邓国后,在此修筑“穰邑”(今邓州城区前身),成为楚国北进中原的军事据点。 🌕秦置穰县,属南阳郡;汉武帝时设冠军侯国(封霍去病同父弟霍嬗),东汉名将张仲景即诞生于此。当时的邓州是南阳盆地的粮仓。三国时期,曹操与张绣的“穰城之战”在此上演。 🌕隋唐时期,南阳的地位下降,邓州一度成为南阳盆地的中心城市。隋开皇三年(583年)置邓州,辖八县,城垣扩建至周长九里十三步。唐代邓州城设有官方驿站、漕运码头,李白《南都行》中“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的盛景,正是邓州作为南北商贸中转站的写照。 🌕北宋范仲淹在邓州写下《岳阳楼记》。南宋时期,邓州成为抗金前沿,岳飞曾在此练兵;蒙元南侵时,邓州军民依湍河天险筑垒死守,现存宋元时期的夯土城墙遗迹仍留有战火痕迹。元代设邓州为府,马可·波罗游记称其“商货辐辏,丝业尤盛”。 🌕明代邓州城扩建为三重城垣(外郭、内城、子城),清代“山陕会馆”“江西会馆”等商业建筑群沿湍河分布,至今留存的花洲书院(范仲淹创建)与明清街巷肌理。地方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邓州年输出丝绸20万匹,药材交易量占汉水流域三成,堪称“汉水经济走廊”的黄金节点。

0 阅读:4

评论列表

失控的Iren

失控的Iren

3
2025-03-08 12:22

南宋占住邓州的时间大概多久呢

山河言究

山河言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