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博物馆摄影的技巧和建议 东御杂谈
1、对于绝大多数不靠摄影挣钱的人来说,目前的中高端手机绝对好用,几年前的旗舰手机就已经能把中低端卡片机打得满地找牙,索尼都把黑卡系列给停了;在博物馆这一单独应用场景下,旗舰手机强大算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所支持的计算摄影,比大多数可换镜头机身+低端变焦镜头的直出效果要好;
2、如果你对博物馆摄影很感兴趣,愿意在相机领域投入,那么我建议机身至少APS-C画幅起步,至于为啥不推荐4/3系统自己想,当然我更建议全画幅,如今二手市场上,够用好用的A7r3大概在6500上下,静态慢快门的应用场景下,不输新机型,画质也不差;再就是a7m3也可以,更老的a7r、a7r2、a7m、a7m2也不是不行,但毕竟太老了,年代久远容易坏;
3、有了机身就要有镜头,如果要超过手机的效果,变焦镜头最好中高端,但是定焦镜头就可以中低端了,这边建议等效焦距50mm左右,最接近人眼、最直观、性价比高,进可攻退可守,前后距离调整一下,基本上能拿下博物馆70%馆藏了,作为普通兴趣爱好者而言到顶了;
4、然后是相机参数,作为普通兴趣爱好者而言,因为博物馆很暗,所以光圈最好在2.0以上、快门越慢越好,但是也得考虑手抖因素,以校长的A7R5为例,因为机身的防抖效果出色,高达8级,我一般用1/5-1/15s的快门,但也经常糊,咋办?连拍啊!校长一般是3连拍,95%情况下至少有一张的效果很满意;那么防抖不够用的机身,这边建议快门最慢不能超过1/15,否则连拍也拯救不了;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至少在观感画质上,是能打败绝大多数手机的;
5、再往上进阶就是高级兴趣爱好者了,这时候应该也知道自己的需求,此时拍博物馆一般会带3个焦段定焦镜头,35mm、85mm、135mm,这个组合下,大中小三种馆藏件都能照顾到,都能画质最优化,这时候再搭配良好的摄影技术,拍出来的照片是可以惊艳社交平台的;
6、还往上,那就是骨灰级爱好者或商拍摄影师,这两者一般比我强多了,轮不到我来建议,但咱还是可以说道说道,此时会用到微距专用镜头,比如索尼的fe90、适马百微、佳能百微等,而且大概率用上三脚架、慢快门、补光灯,参数上用小光圈保证景深、慢快门增加进光量,把细节拉满;相机如果支持包围曝光会方便很多,后期可以合成超高清照片;还有别的玩法不一而论;
总之,摄影是一门艺术,镜头后面的人头往往比设备更重要;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可以追求,但不建议把摄影当职业,前期投入太大,回报太慢,很多人一堆昂贵的设备砸手上,赚不到钱只能亏本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