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战略隐形轰炸机的起源:理解战略、官僚机构、政治和技术之间的互动(中)
(上)部分在这:
美国空军在五角大楼和各大司令部的高级官员最初由于几个原因而不愿加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隐形飞机研发计划。他们普遍担心,如果这种技术被证明可行,未采用该技术的B-1轰炸机和现有战斗机项目将被视为过时。空军库存的飞机数量也可能会减少,这与那些希望空军扩编的人不符。空军还认为,苏联的防空雷达已经变得非常强大,单靠被动措施不足以保证战斗机免于被击落。空军官员还反对投资于牺牲空气动力性能的“非传统概念”。对于“穿蓝制服”的空军人员来说,DARPA主导战斗机项目的开发是不可接受的,甚至是可笑的。
尽管空军抵制,特别是那些相信“只有空军才能制造空军飞机”的高级领导人,但空军和DARPA的基层人员在XST(实验隐身技术)项目上有大量合作。根据为肯·佩尔科工作的詹姆斯·特格内利亚博士的说法,“国防部一方的技术能力来自空军”,而且大多数DARPA的人已经有空军背景。尽管如此,为了项目的成功,空军高层,特别是空军参谋长,必须参与进来。
海梅尔决定直接将问题提交给空军参谋长戴维·C·琼斯将军,他的高级职员一直让他不接触XST项目。海梅尔直接找最高层的赌注奏效了。琼斯指示空军开始与DARPA在XST项目上建立正式合作。尽管需要柯里的承诺,即空军的轻型战斗机和B-1项目不会失去资金,琼斯还是同意空军也将使用其研发资金来支持XST项目。
在海梅尔和琼斯会面后不久,DARPA和空军就飞机的雷达截面积(RCS)需要多小才能不被敌方雷达发现达成了一致,随后他们邀请诺斯罗普、洛克希德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提出他们对此类飞机的最佳构想。利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计算隐形飞机设计概念的RCS,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都提出了有前途的设计,并被选中进入XST竞争的下一阶段。然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被淘汰了,因为他们过分依赖以前依靠电子对抗(ECM)的设计——这与XST项目的宗旨相反。下一阶段的竞争是生产全尺寸模型,并在新墨西哥州新建的空军雷达目标散射设施中进行一系列雷达测试。
在1976年3月,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展开了竞争,这种测试被称为“立杆比武”,因为模型飞机被安装在杆顶上,用雷达照射,以在广泛的频率范围内确定RCS值。两家公司都明白这次竞争的利害关系。赢得XST竞争的奖品可能是随之而来的高额采购合同,以及在一项革命性的新军事技术上继续工作。尽管实际结果仍然保密,但大多数关于这次竞争的报道都得出结论,诺斯罗普和洛克希德都能够达到异常低的RCS。然而,洛克希德的臭鼬工厂最终在1976年4月获得了原型机合同,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的生产能力比诺斯罗普领先一步。
在洛克希德在XST竞争中获胜后,DARPA将项目管理转移给了空军,但仍然作为提供技术专长和资金的合作伙伴。新的全尺寸研发项目,代号为“Have Blue”,从合同授予到可飞行的原型机仅用了不到二十个月,首飞于1977年12月1日进行。这架飞机以隐身性而非空气动力性能为主要设计目标,采用了首创的高折面设计,类似于带有锐角的钻石,以最小化雷达反射。虽然该设计降低了雷达反射,但飞机高度不稳定,导致许多人称“Have Blue”为“绝望钻石”。为了克服飞机不稳定的问题,洛克希德被要求安装先进的数字电传操纵技术,使得控制飞机成为可能。没有这项技术,“Have Blue”很可能会失败。
“Have Blue”的革命性外形设计使得飞机的雷达可探测性,据本·里奇所说,仅有“钢珠”大小。它有望成为DARPA多年前寻求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虽然该项目经历了一些挫折,最终两架原型机都坠毁了,但“Have Blue”成功地进行了88次试飞,使空军和国防部相信,世界上第一架可投入作战的隐形飞机已近在咫尺。剩下的最终问题是,在不影响其隐身特性的情况下,作战生产型号的尺寸能有多大。
在洛克希德签署“Have Blue”作战型号生产合同前大约一年,且在吉米·卡特总统决定取消B-1项目后仅几个月,空军向洛克希德提供了1110万美元,进行一项研究以确定作战型号的尺寸。根据当时已知的信息,洛克希德探索了两个选项。第一个是“先进战术飞机-A”,大约是“Have Blue”的五倍大,载荷为5000磅,作战半径为400海里。第二个选项是“先进战术飞机-B”,大约是“Have Blue”的七倍大,载荷为7500磅,作战半径为1000海里。
鉴于B-1项目的取消,空军中许多人,特别是战略空军司令部的人员,希望选择“B型号”,因为其载荷更大、航程更远。然而,这种尺寸的飞机问题在于,随着飞机体积的增加,其重量也随之增加,因此被认为在技术上“无法”维持“Have Blue”的低可探测性。空军新任参谋长刘·艾伦将军同意这一评估,并建议推进“A型号”。虽然艾伦曾担任过几年轰炸机飞行员,但他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科学和技术岗位上,利用了他在核物理学方面的博士学位,他是第一位拥有这种背景的空军参谋长。相比之下,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将军戴维·C·琼斯从未接受过大学教育,但以“杰出的才智和巨大勇气”著称。作为一名在朝鲜战争中获得高度表彰的轰炸机飞行员,琼斯曾担任柯蒂斯·李梅将军的副官,并指挥过多个飞行单位,最终晋升为美国军方的最高职位。尽管背景不同,两人都同意“A型号”风险较小,而且从该项目中获得的经验教训可应用于未来的飞机——特别是隐形轰炸机。国防研究与工程部副部长威廉·佩里和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也表示同意。生产合同于1978年11月在新的代号“Senior Trend”下签署,后来在投入使用后,被称为F-117“夜鹰”。